清水綠岸 魚翔淺底
丁建庭
灣灣小東江,青青草又生。歷經多年多輪整治,曾經的“火水河”變身“觀景河”,小東江實現了美麗蝶變,同時見證了發展理念的鼎新。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美麗的廣東大地,數百條河流縱橫交錯,像母親的乳汁滋養著我們。但一段時間以來,因為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以無節制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導致一些地區面臨著嚴重的水污染,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小東江治污曾是廣東省掛牌督辦的重點環境問題之一。近年來,茂名和湛江兩地鐵腕治污,嚴格限制涉水重污染企業,強力治理畜禽養殖污染,同時建設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發電廠,改造污水管網,加強河道整治,推進生態修復,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年上半年,小東江石碧斷面水質為IV類,達到考核要求;接下來就是再接再厲,努力實現“2020年底前全面達到IV類水質”的目標。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環境問題日益成為重要的民生問題。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只有堅定不移把生態環境保護好、治理好、修復好,才能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環境效益,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廣東在大氣環境治理上謀劃早、行動早,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機制,創建了國家重點城市群空氣質量達標改善的成功模式,為全國大氣污染治理樹立了標桿。相對來說,水污染治理與中央要求和群眾期盼還有差距。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成立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全面實行河長制,大力推進了工業污染防治、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取得比較大的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低端產業和散亂污企業存量大、農業面源污染嚴重、多頭治水等多方面問題。
水污染防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非一日之功,又非一己之力,需要全社會、全領域的共同作為,一個拳頭出擊,集中力量干大事;更需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掛圖作戰,下苦功夫、真功夫、長功夫,深入開展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堅持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相結合,推進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水污染治理,沒有完成時,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