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至29日,北京迎來今年最大降雨,為持續悶熱的京城帶來了清涼。據了解,本次降雨歷時短,強度大,據北京市水文總站統計,最大小時雨強門頭溝區大村93毫米。至29日晚20時,全市平均降雨量44毫米,最大點門頭溝區大村125毫米,城區64毫米,城區最大點健翔橋105毫米。北京市水庫無超汛限水位運行,河道堤防、閘壩等水利工程整體運行正常。北京市水務系統6300余人參加應急值守和備勤。
河湖處高碑店閘開閘排洪。
7月28日至29日,全市降水總量7.38億立方米,北京境內形成水資源量2.16億立方米(地表水0.61億立方米,地下水1.55億立方米)。
北京市水務局局長潘安君、副局長楊進懷在北京市水務應急指揮中心指揮調度,部署降雨應對、河湖調度和排水搶險工作。
城市河湖相關河段提前降低水位0.3-1米,增加河道槽蓄空間100萬立方米。涼水河、清河河道橡膠壩坍壩,各水閘敞泄待洪。北運河提前降低河道水位,增加槽蓄量80萬立方米。北關樞紐上游水位降至17.5米以下,榆林莊閘、楊洼閘敞泄待洪。
排水集團啟動一級響應,共出動大、中、小型搶險單位191組,41座雨水泵站啟動運行,累計抽升雨水3.6萬立方米。
北京市46個水文站140人、3個應急監測隊15人做好暴雨洪水應急測報的各項準備工作,一旦有突發洪水,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應急監測,確保洪峰抓得住、測得準、報得出。
通州區加強立交橋排水單元布控,確保城市交通運行正常。
各區水務局進一步加強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和提醒提示,保證受山洪威脅的各村有人監測、有人巡查,針對門頭溝、房山等強降雨落區,加強山洪監測預報預警,及時提醒基層政府組織做好危險區域人員轉移避險,保障人員安全。
同時,突出抓好水庫安全。把水庫“三個責任人”和“三個重點環節”作為水庫安全度汛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目前各水庫均在汛限水位以下運行;加強水庫調度運用,在確保水庫安全的前提下,發揮水庫攔洪、削峰、錯峰作用。
此外,加強工程巡查。落實堤防、險工險段的巡查責任和任務,發現險情及時上報,第一時間處置。特別關注涉河涉水在建工程、冬奧會等在建工程,及時撤離河道內施工人員和設施,保障安全。
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主汛期尚未結束,北京市水務局還將秉承不怕吃苦、連續作戰的精神,科學應對每一場降雨,將水旱災害防御的“戰場”當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課堂,充分展示北京市水務系統黨員干部職工在工作崗位上“守初心、踐使命”的良好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