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鎮長介紹了夏村聯村供水工程的建設和使用情況,我們南莊村就是這項供水工程的受益方。水源地保護是飲用水安全的關鍵,大家都很關心,我想問一下,下一步,區里在加強水源地保護方面有什么舉措?”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南莊村村民代表劉忠良一發問,生態環境局臨安分局局長李屆勝就主動“搶答”,“我們主要有以下幾項舉措:一、劃定水源地保護范圍。二、設置保護區邊界標志。三、巡查打擊保護區違規違法行為……”
“我想問一下,臨安農村飲用水的水質是如何保障的?有沒有經過專業檢測?”政協委員、浙江農林大學教授裴建川剛剛拋出專業問題,臨安區衛健局局長洪忠東就“緊湊”撳下了話筒按鈕:“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這是一場形式新穎的參政議政“圓桌會”,一場廣聽民聲、廣納民意、群策群力的政協委員履職會,更是一場洋溢著“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來商量”的民生推進會。
三位村民代表、四位政協委員、三位鎮長、五位局長,還有政協主席、副主席,政府區長通過主會場、分會場和視頻直播系統,“坐”在了一起,圍繞臨安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作,“你問我答”,各抒己見,展開了熱烈討論和廣泛協商。在“你來我往”、開門見山的交流中,臨安農村百姓最關切的飲水問題一一得到了解答和釋疑,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的水源地保護、工程質量監管和長效運維管理等關鍵節點工作的推進方法和思路也變得清晰明朗起來。
臨安地處山區,季節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一直是臨安農村百姓的飲水痛點。為積極有效推進農村飲水工作,臨安區政府連續兩年把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作納入區政府為民十件實事。為更高質量推進農村飲水工作,臨安區政協把加快推進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作納入區政協“請你來協商”年度專題協商議題。通過視頻會議系統,使主會場與18個鎮街分會場同步與會,同步協商,并要求所有行政村參加,實現了“請你來協商”全區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