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在清鎮市新店鎮王寨村后壩組,清鎮市鄉(鎮)水務公司工作人員打開閘閥,噴出了一股七八米遠、三米多高的白色水霧。在場的村民歡呼雀躍,興高采烈地說:“自來水安裝到了家門口,我們喝水不再愁了!”

王寨村共16個村民組,1020多戶3409人,是清鎮市資源型缺水嚴重的村之一。以前,政府部門出資,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王寨村建成了各類小水池、小水窖以及較大型的蓄水池共100多口,總蓄水量達1萬多立方米。
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后,許多村民家拆除了簡陋的住房,修建了新平房。他們還在平房頂上修筑磚墻,做好防水,讓房頂成了一個靠天積水的蓄水池,再把房頂上的水放進小水窖里,借助泥土或巖石的低溫存放保鮮。新店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到村里,往蓄水池、小水窖里按比例撒進白礬,做好消殺工作,確保飲水安全。一旦遇到持續高溫天旱,村民飲水,非常困難。
“我家在長坡組,山高坡陡,缺乏水源,以前吃水,很難。從長坡組到教場壩、牛坡等地,挑一挑水回到家里,最遠的路,一個來回,要走八九公里。遇到幾人,或者幾十人排隊取水,光打滿一挑水,少則半把個小時,多則兩三個小時以上。”王寨村村主任沈洪宇告訴筆者。“后來,政府部門有個計劃,準備在羅圈巖建設一座提水站,從鴨池河里取水,解決群眾用水難問題。不過,提水的揚程實在太高,管道又長,細算下來,每一方水的費用很高,群眾承擔不起。所以,那個計劃被放棄了。”

為了落實脫貧攻堅“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工作,解決好清鎮市犁倭、流長、新店、王莊、暗流等鄉(鎮)群眾的飲水難問題,清鎮市與貴陽市水務公司統籌營運,清鎮市水務公司融資2.2億元,實施飲水安全提升改造遠距離供水工程,計劃鋪設主管道283公里,今年3月初,一期工程啟動。
4月初,施工隊進入新店鎮王寨村,開挖埋管溝渠。根據規劃,管線走向,要經過村民家的耕地,會損壞地里的油菜、苞谷等農作物。有的村民不同意,還到施工現場阻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進度。村“兩委”干部和村民組長及時做工作,讓施工順利進行。
“以前,我們吃水很困難,大家心里再著急,也沒得用,所以,用水非常金貴。施工隊進村挖溝埋水管,占到我家100多米長、4米寬的油菜和苞谷地,我沒得意見。我想,損失一點農作物是小事,希望盡快完工,把管子接到家里,就會結束祖祖輩輩吃水難的歷史。”王寨村院墻組村民代表李鳳英說。
近三個月里,施工對在王寨村開挖溝渠后,共鋪設供水主管20多公里,受到損害的農作物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沒有哪一戶村民提出過賠償青苗費問題。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樣,6月30日,試通水成功后,村主任沈洪宇把通水的視頻發到王寨村的微信群里,大家看后,高興得不得了。

下一步,施工人員將以村民組為單位,做好規劃,鋪設分管,將管道安裝到各家各戶,讓老百姓不出家門,就能用上安全衛生的自來水。
目前,一期主管鋪設完成,解決了4鎮1鄉9萬多人飲水問題。
今年10月,清鎮市將啟動遠距離供水的二期工程,待2020年完工后,清鎮市犁倭、流長、新店、王莊、暗流、麥格及衛城、站街等鄉(鎮)17萬人,將告別飲水難問題。
目前,清鎮市城區供水主管道,和西區供水管道,已經實現了初步“聯網”。“下一步,清鎮市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新建白龍洞水廠,與席關水庫、大麥西水庫、羊叉河水庫、馬場河水庫等的提水站全部‘聯網’,形成供水‘大動脈’,讓清鎮市城鄉群眾20年內飲水無憂。”清鎮市水務局局長趙先倫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