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開州區(qū)大力實施飲水安全項目。截至2018年底,全區(qū)共投入資金9億元,建設飲水安全工程7700余處,對全區(qū)153座病險水庫、1.2萬口病險山坪塘進行整治,直接受益130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2.73萬人。
“再也不用找水吃了”
“松鶴集中供水工程建好后,給我們的生產(chǎn)生活帶來很大便利,只要一擰開水龍頭,干凈衛(wèi)生、清澈見底的自來水就嘩嘩地流出來,大家再也不用挑水、找水吃了。”大德鎮(zhèn)磨梁村2組貧困戶彭德友對飲水安全項目給了個大大的贊。
投資75萬元、占地面積2畝的松鶴集中供水工程,距離彭德友家約5分鐘路程,于2018年6月修建,當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配備有自動加藥、消毒等系列設備設施,日供水量達200噸,可同時滿足磨梁村2組、3組共計1800余名村民用水,其中貧困人口278人。
“以前沒修這個水廠時,我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出門挑水,遇到枯水季節(jié),還要四處找水,甚至凌晨3點鐘起來搶水。”彭德友講起以前沒水喝的難處直搖頭。
近年來,大德鎮(zhèn)共修建76處人飲工程,其中日供水量達100噸的集中供水工程有7處,保障了全鎮(zhèn)5萬余人安全飲水,其中有貧困戶1147戶3600余人受益。
全面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
“為實現(xiàn)到2020年全面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目標,我們不僅在財力、物力、人力上給予全力保障,還在工作方案、資金籌措、項目規(guī)劃、方案審查、建設監(jiān)管、運行管理等方面,做好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和技術指導,確保各批次飲水安全項目順利實施。”開州區(qū)水利局局長陽異泉表示。
為切實做好全區(qū)135個貧困村、12.73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保障工作,開州區(qū)水利局不僅成立了脫貧攻堅人飲工程建設管理督導組(工作包干聯(lián)系組),由局領導掛片統(tǒng)籌,還在系統(tǒng)內選派了72名技術人員,深入全區(qū)40個鎮(zhèn)鄉(xiāng)街道,開展人飲脫貧攻堅工程技術服務和建設進度督導。
陽異泉介紹說,以前,開州區(qū)受自然、地理條件限制,農(nóng)村村民大多以臨近的堰塘、溪溝和屋頂積蓄的“望天水”為飲用水源,由于水體未經(jīng)凈化消毒處理,導致腸炎等多種疾病頻發(fā)。另外,由于缺乏飲水水源,一遇干旱枯水季節(jié),部分村民就到處找水、挑水,不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讓群眾苦不堪言。
自從大力實施飲水安全工程項目,開州區(qū)共建設飲水安全工程7700余處,并統(tǒng)籌資金對全區(qū)153座病險水庫、1.2萬口病險山坪塘進行整治,受益人口達130萬人,全面解決了135個貧困村、12.73萬貧困人口飲水問題。
“健康幸福水”甜潤千萬家
“自來水不愧是‘健康水’‘幸福水’,不僅得腸炎等疾病的人少了,連豬瘟、雞瘟也少了。”中和鎮(zhèn)新義村貧困戶田幫洪很有感觸,“我家還買了洗衣機、熱水器,生活習慣變了,人和家里都干凈清爽了。”
“原來沒有水,想多喂幾頭豬都不行。集中供水工程修好后,自來水流進家,365天都有水,我也從原來養(yǎng)3頭豬增加到20頭,加快了脫貧致富的步子。”豐樂街道光芒村貧困戶邱永洪說。
九龍山鎮(zhèn)雙河村貧困戶杜素國指著整治后的山坪塘說:“以前這個堰塘根本關不住水,每到春耕春播育苗栽秧的時候,我就到處找水或者從地下抽水,有時實在沒辦法,只好少栽些秧苗。整治以后,育秧、栽秧有水了,我把所有的田都栽上了秧苗,不僅夠一家人吃,還可以賣一些,家里增加了收入。”
“飲水工程項目只有做到建管并重,才能讓貧困戶長期受益。”鎮(zhèn)東街道安居村黨支部書記肖盛文介紹說,“為此我們通過召開群眾組員會,共同協(xié)商了管護制度、水費價格,并確定了管護人員。由村干部免費對供水設施、設備進行管護,免費為村民維修更換水管、水表。村民也切切實實感受到有自來水的便利,都能自覺執(zhí)行管護制度,按時繳納水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