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9點,北京市水務部門表示,1.8萬個平房院中的16.2萬戶居民實現一戶一表,告別多家共用一塊水表的時代。歷時三年,北京平房院居民用水一戶一表工程基本完工。
應對
多部門聯合進行整治
為了改善平房居民的用水條件,創造分戶查表的計費條件,從2005年起,北京市啟動“平房院居民用水實行一戶一表改造工程”,并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折子工程。
改造由北京市水務局牽頭,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和各區政府聯手開展。目前,一戶一表改造工程基本塵埃落定--16.2萬塊水表落戶在1.8萬個平房院里,約2000條胡同的居民翻過“一院一表”的歷史一頁。
入戶的水管線擴大管徑,進入各家的水管都統一更換成鋼塑復合管,外皮抗腐蝕,有內襯,保證水質安全。
●水沖
雖然一條胡同總管線要供多個水龍頭使,但水管“增肥”后各家各戶的水壓都很高,徹底告別過去“滴答”時代。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將胡同地下的總管線挖出來,擴大它的管徑,各家的水壓才能上來。
現狀
各家水表有了“集體宿舍”
問題水費“大鍋飯”糾紛加拖欠
●總表
以前,城區胡同里,大都是一個院一塊水表。
但院里的人家越來越多,每家都接一根水管到自己屋里,一個水龍頭變成若干個。結果,多家用水都計在一塊表上。
鄰里之間常因為分攤水費而起糾紛,或干脆誰也不交水費,長期拖欠的現象也很普遍。
●接“管”
居民自己接的水管往往采用的是塑料管、黑管等,不符合供水管線的要求,對水質造成污染,影響身體健康。
●水小
原來一條胡同總管線的供水量只夠一個院一個水龍頭使;后來各家各戶都接了水管,導致水小不夠用。
7號居民水表
院子中央有口表井,它是各家各戶水表的“集體宿舍”,居民都可以在這里查到自己用了多少水。
據專家介紹,一個表井里一般容納6至8塊水表,如果是住戶多的大院子,就會鑿2個或3個表井,以保證居民很容易識別自家的水表。
成果
水更沖鄰里關系佳
一戶一表裝好了,用起來到底怎么樣?
“好使!”宣武區鐵樹斜街的劉大媽一邊用臉盆“嘩嘩”地接水,一邊感嘆。
最讓劉大媽高興的是,鄰里關系沒那么緊張了。“以前一說交水費就吵啊鬧啊,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住著別提多別扭。現在一年多了,沒誰再因為這個紅過臉。”
水費收繳率大幅提高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表示,一戶一表呈現出三大進步。一是胡同水費收繳率由過去的69.8%提高至95%;二是杜絕生活用水二次污染;三是居民節約用水意識提高,基本消除了浪費水的現象。
歷程
三年“三步走”
2005年:投入1.2億元,改造721條胡同,完成7.7萬戶一戶一表;
2006年,投入7900萬元,改造695條胡同,完成5.9萬戶一戶一表;
2007年,投入3100萬元,改造575條胡同,完成2.6萬戶一戶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