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米寬的LED屏上,實時顯示相應水廠的監控視頻及PH值、濁度、余氯、水壓等水質數據……昨天,全市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現場會走進蒼南,該縣新城自來水廠的農飲水工程智慧管理中心堪稱“最強大腦”,令過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監管大大提速。這一率全市之先的農村飲用水縣級統管的蒼南做法,成為一個“樣本”。
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啟動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三年行動,農村飲用水提升進度全省第一,新增32.9萬人受益。今年,我市連續兩年將該項工程列入民生實事項目重點推進,前4個月,已開工260個項目,開工率32.22%。其中,已完成68個,惠及7.46萬農村群眾。在繼續提速工程建設的同時,為實現水質長期穩定安全,我市明確各地要在5月底前完善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實現“一個主體管理,一個標準供水”的縣級統管。
蒼南以“建管合一”,率先走出了一條“智慧管護”之路。該縣明確水務集團統一負責縣域內所有農村飲用水工程的建設、管理和運維。此外,該縣目前已實現46處農村飲用水工程遠程集中控制和統一管理。“在鎮級水廠和單村供水站配備自動化設施后,平臺可實時監測和遠程控制,第一時間防范飲用水衛生安全問題。”蒼南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數據一旦出現異常,會報警通知及時處置。工作人員只需用鼠標點擊“關閥”按鈕,就能實時關閉遠在山區單村供水站的凈水設備。
眼下,以此為樣本,各地紛紛創新載體與管護模式。文成通過EPC模式統一設計、統一采購、統一施工;甌海成立國有水利物業管理公司開展統一管護……目前,全市已有蒼南在內的9個縣(市、區)明確縣級統管機構,后續還將落實政府、監管和運行管理“三個責任人”,并將責任人的姓名、聯系方式以及工程信息、水源信息制作成標志牌,公開接受干部群眾共同監督。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市已開展多輪次專項督查暗訪,并已將督辦單發至相關屬地政府落實整改。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加強監督檢查范圍及頻次,同時建立專家指導組,深入基層開展技術指導和業務幫助,有效破解農村供水工程“標準低”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