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河北區盛宇里小區的張大爺又來到樓下富強道排水改造施工現場轉悠。“看著工人加緊施工的勁頭,高興啊!聽說改造完成后,家門口這塊兒下大雨就不再積水了。”
富強道位于居民社區集中的王串場地區中部,是該片的低洼地段。近幾年,一到夏天雨季就易積水,趕上大暴雨時積水能沒到膝蓋以上。而且,積水長時間排不下去,附近居民的生活受到很大影響。市水務局排管處建管中心副主任張強告訴記者:“由于富強道與六號路交口處地勢低,王串場五號路管道淤積,排水不暢,同時因小革新道現狀直徑1800毫米雨水管道未與金鐘河大街現狀直徑1500毫米雨水管道連通,雨水排不出去,這才導致了富強道與六號路交口處每逢降大暴雨極易發生嚴重積水的情況。”
其實,類似這種排水不暢的情況在全市還有不少地方。市水務局排管部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對中心城區西南樓、南市、六緯路、青云橋、王串場、北辰道6處積水片進行排水改造規劃,被列入2019年我市20項民心工程。王串場(富強道)地區排水改造工程是今年4月上旬正式啟動的。記者在現場看到,兩排藍色圍擋在富強道中間隔成一處長450米、寬3米多的工作面,十幾名工人在破開路面的溝槽中正揮锨鏟土,抓緊探槽施工,為后續的支撐、開挖、下管、壘井、回填等工序打好基礎。
“這次對王串場積水片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將富強道原直徑400毫米雨水管更換成直徑800毫米的,對五號路直徑1500毫米到1800毫米的雨水管道進行人工疏通,打通富強道與六號路的管道連接。”張強指著施工方案圖強調說,這樣改造后,不僅會極大提高富強道積水的排水速度,而且形成富強道兩端雙向排水新格局。屆時,該地段雨季積水老大難問題將得到根本好轉。
“目前,中心城區6處積水片改造工程全面開工。基本上都是通過新建雨水管道、增大排水管徑、增加收水井、擴建臨時泵站等方式進行改造。為了減少施工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我們合理安排工期和施工時段,加強與轄區政府和交管等部門的協調配合,保障所有積水片改造工程在不斷交的情況下進行施工。”張強表示,預計7月底前,6處排改工程全部建成生效,汛期將有效提升區域內排水速度,大大縮短退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