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威海·海報新聞4月29日訊 (通訊員 梁海溶 記者 孫琳) 今年以來,威海市水務集團在深化“放管服”“一次辦好”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上開動腦筋、下足功夫、持續優化,抓好問題整改,推進服務提升。
大力優化內部流程 全面推進“三壓一提”
市民趙先生的一處獨立產權房屋需要增加一塊生活用水水表。“我本來想著怎么也得兩、三個周吧,結果2個工作日水表就安好了。”對于威海市水務集團工作人員雷厲風行的辦事效率,趙先生稱贊說通水速度快、服務質量高。
據威海市水務集團政務服務窗口負責人賀元軍介紹,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按照“少、高、優、強”的政務服務總體要求,威海市水務集團實現了報裝服務的“三壓一提”,趙先生安裝水表的整個環節就完全體現了這些方面。
今年以來,威海市水務集團簡化住宅小區居民車庫加裝生活用水單表報裝程序和收費辦法。無論政務中心窗口還是供水管理單位受理的居民加裝DN15mm生活用水單表業務,均先由供水管理單位勘察現場,水表池內能夠加裝水表的,由屬地供水管理單位負責直接安裝到位。
在壓縮供排水報裝業務的申報材料方面,按照應減必減的原則,申報材料從最初的10項,壓縮到提交申請表、項目圖紙、圖紙審查意見書、房產證復印件共4項,現在又壓縮到提交申請表、項目圖紙2項。同時實行容缺受理制度,也就是先受理客戶報裝業務,對于不影響項目合法性、技術可靠性的材料,允許申請人在規定期限內補齊,“以圖紙為例,申報時圖紙不全的,可后續補齊,電子版圖紙還可以直接發送到辦公郵箱,免除客戶再次跑腿的麻煩。”
在壓縮供排水報裝業務環節方面,對大部分需客戶參與的工作環節,調整為公司內部處理或代客戶辦理,從而實現了客戶辦理業務環節的大幅度壓縮,從原來的10個業務環節,壓縮到用戶申請、制定方案、驗收通水3個環節。
正是因為有了申報材料、辦理環節的壓縮,才實現了報裝業務時限的大幅壓縮,不含設計和施工環節的辦理時間,從最初的20個工作日,成功壓縮到現在的僅6個工作日,其中,受理時間壓縮到0.5個工作日以內,方案制定5個工作日以內,驗收通水0.5個工作日以內。
威海市水務集團供排水工程業務報裝服務“三壓一提”的根本改變就是堅持刀刃向內,通過大幅改革內部業務運作機制,對工作流程、辦理時限進行優化調整,提高公司內部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壓縮客戶等待時限,從而為客戶提供最大便利。
冒雪安裝供水設備(資料圖)
增設兩處綜合服務窗口 報裝業務“全城通辦”
目前,威海市水務集團在城區范圍內業務受理綜合服務窗口有市行政審批局服務窗口、經區政務服務中心服務窗口,這兩個窗口可以申請辦理各類給排水報裝業務。賀元軍介紹:“為了讓城區其他范圍內的市民能夠就近辦理,在此次‘放管服’‘一次辦好’要求下,我們將增設臨港區政務服務中心和初村鎮便民服務中心窗口,全面提升水務服務的硬件條件。”
目前,威海市水務集團已經調配骨干業務人員,到政務中心窗口學習相關業務,為履好職、服好務,打好基礎,隨時可以進駐臨港區政務服務中心和初村鎮便民服務中心窗口,受理業務。
威海市水務集團還進一步深化“代跑腿”業務。集團公司3個收費營業大廳和9個屬地供水管理單位的收費服務窗口可根據用戶需求,代辦用戶報裝所有業務。舉例來說,若家住臨港區草廟子鎮的市民要想辦理水表增容業務,以前需要到經區政務服務中心窗口提交材料,來回奔波。而有了“代跑腿”業務后,市民只需將材料交到水務集團臨港區分公司的收費營業廳服務窗口,由分公司提交集團公司內部流轉,省去了市民跑腿的麻煩。
威海市政務服務中心水務窗口職工熱情服務
加快智慧水務建設 綜合業務“全程網辦”
優化營商環境,環節、材料的壓縮,硬件的提升,還得依靠網絡系統的優化升級,整個業務流程才能暢通。
今年以來,威海市水務集團全面啟動報裝系統優化升級,利用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服務平臺,實行網上公示告知。除了威海市水務集團網站,市民還可以在威海和山東政務服務網站辦理線上業務,足不出戶就能辦理水務業務。
4月中旬,威海市水務集團還新開通了網上簽訂供用水合同、更名過戶、變更用水性質、申請一戶多人口用水、拆表銷戶、開閥通水、新增(變更、撤銷)代扣水費賬號、申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8項便民業務。并且完善了窗口收費和網上繳費的方式方法,通過補充完善相關技術手段和做法,讓用戶更方便、快捷、高效地通過微信、支付寶、網上銀行、手機銀行、pos機等方式進行繳費,進一步提升用戶的服務體驗。
今后威海市水務集團還要繼續加快智慧水務建設,形成云數據大平臺,充分利用城市智慧應用和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研究制定最簡單、最便捷、最快速的報裝辦理流程,努力實現更全方位的馬上辦、就近辦、網上辦、一次辦。
責任編輯:李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