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遏制地下水超采,優化配置水資源,逐步改善滄州水生態、水環境,我市將于6月底前關停公共供水管網范圍內的城鎮自備井,同時依法注銷其取水許可證。對于涉及單位和個人不予配合、拖延關停的,將由供電公司負責斷電、限電,并按照有關規定和法律程序依法強制關停、封填。
我市是嚴重缺水區、高氟水區、地下水超采區,加快推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受水區自備井關停工作,將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關停期間,我市將堅持“應關盡關、先供水后關停、關管并重、能管控可應急”的原則,在完成供水管網入戶、滿足用水要求的前提下,連通一家,關停一家,做到“水通到哪里,井就關到哪里”。對依法需要封閉并且年久失修、成井條件差或因混合開采導致污染的取水井,其產權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依照相關技術要求永久填埋;依法需要封閉但成井條件好、水質水量有保證的取水井應當封存備用,并建立封存備用井啟用制度,確保特殊情況下,按照規定程序應急啟用;確需保留的自備井需要完善審批手續,安裝計量設施,依法繳納水資源稅。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供水管網外的自備井,隨著供水管網的不斷延伸,要加快推進江水水源切換,并及時關停。實現江水置換的農村地區,自備井也要逐步關停,并加快推進江水消納。同時,加大執法檢查工作力度,依法嚴懲偷采濫采地下水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