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上安全飲用水是貧困村退出和貧困人口脫貧的一項硬指標。為切實保障農村居民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打下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實基礎,我市啟動了城鄉供水一體化這一重大民生項目。
對貧困戶、敬老院、頤養之家等群體實行政策傾斜。市政府印發的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實施方案明確規定,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五保戶”和“低保戶”,自來水開戶費一律減半;對農村敬老院、頤養之家開戶費全免。兩項合計累計免除開戶費約295萬元。
優先為貧困村建設自來水工程。2018年8月底前,我市渝水區羅坊鎮竹山村、大港亭村、姚圩鎮河埠村、人和鄉穡誕村,分宜縣洞村鄉程家坊村、高嵐鄉盆溪村、操場鄉太湖村、操場鄉上松村、鈐山鎮下田村等2018年退出的9個貧困村全部通上了自來水,受益自然村75個,人口9930人,其中貧困人口669人。其中高嵐鄉盆溪村地處石灰巖地區半山腰,群眾的安全飲水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徹底解決。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投入350多萬元,采用4000多米鍍鋅鋼管,經三級加壓提水240米,將高嵐水廠的自來水送到農民家中,徹底解決了盆溪村的飲水問題。
2019年,我市將解決分宜縣操場鄉塘西村、高嵐鄉環橋村、蘭盤村、洞村鄉霞貢村,渝水區的界水鄉甘村堎村、水北鎮琴山村、鵠山鄉坑里村、水西鎮河坪村共8個省級貧困村通自來水的問題。至此,我市17個省級貧困村將全部通上自來水。(通訊員 廖禹 黃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