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現在打開水龍頭,就能喝上和城里人一樣的自來水,而且遇到天寒地凍的天氣,水管員自動上門宣傳,還幫助我們做好防凍措施,政府這項惠民工作做得真是太好了。”淮安市淮安區車橋鎮車橋村江大爺高興的說。

這些變化,得益于自淮安區2014年以來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該區累計投資12億元,讓98萬農村居民飲水有了保障,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極大的提高。

在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推進中,淮安區農村供水公司堅持“科技引領,量化監管”的模式,不斷提升農村飲水工作的管理、維護和保障水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推行統一管理模式
為加強農村飲水工程建后管理,該區成立農村供水公司統一負責全區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工作。“一本冊子”集中化。該公司將人員管理、績效考核、財務管理等20多項規章制度印制成冊,人手一份,實現“一本冊子”集中統一管理,有章可遵,有規可守;“一份清單”明白化。將公司所有員工日常工作實行工資與績效掛鉤,每月考核結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一支隊伍”指標化。專門成立工作組,依據公司制度對公司內部人員和各分公司年度指標進行量化考核,考核結果和年底績效掛鉤。
創新“水利+科技”方式
該公司通過科技化方式對農村自來水進行在線監管。組建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引進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財務管理和供水專業技術人才,組成信息團隊,實行企業集中管理和資源統一調配。組建網管監控系統。對全區17座增壓站、水壓、流量、水質及設備運行狀態進行24小時在線監控;建設分區計量系統。安裝分區計量遠傳水表438只,實施對片區、村居用水量、漏損、回收率分析,掌握產銷差;組建微信服務系統。全區25個農村分公司均可通過微信開票收費,統一數字化管理,用戶可通過支付寶、微信直接繳費、咨詢和投訴;組建巡檢監控系統。對各分公司管理人員在崗和辦公情況實施視頻監控,對管網巡檢人員實行在線定位,極大的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實現了考勤考核管理信息化。
強化應急處置機制
“2019年新年除夕夜,我鎮的供水一級干管意外爆管,農村供水公司搶修人員,顧不上吃年夜飯,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冒著零下六、七度的嚴寒, 在水中、泥中忙碌了2個多小時,保證了春節期間全鎮數萬群眾生產生活用水。我要為他們點贊!”朱橋鎮黨委副書記肖享說。
該公司在做好職工內部管理的同時,加強農村自來水應急管理工作。針對供水管道爆裂、水表損壞等突發狀況,推行管網爆漏搶修“123”應急處置方案。“1”類就是發生一般性和較大些的爆漏爆漏搶修的,由各分公司自行處置或聯合周邊分公司進行搶修;“2”類就是重大爆漏搶修,公司突擊隊在接到通知立即趕赴現場不過夜的組織搶修;“3”類就是特大爆漏搶修,超過一天無法立即搶修使用的爆漏問題,需啟動備用深井供水,最大限度的滿足周邊群眾飲用水需求。
加強監管提升效益
行業監管是企業得以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該區農村供水公司在四個重要關口實行監管。重點環節監管。由該區紀委常年派駐紀檢干部重點監督公司工程招投標、財務管理、企業運行情況;常態運作監管。該區水利局專門設立了農村供水科,負責對公司處理用水、涉水事務的管理和監督;技術業務監管。公司派駐專業技術人員常駐白馬湖水廠,24小時全天候指導、監督水廠的運行情況,保證供水安全和設備正常運行;水費收繳監管。該區農村供水公司在做好日常用水宣傳的同時,強化征收創收,提升公司效益。該公司2018年底水費回收率提升至94.38%,水費預交費率達到37.8%,工程創收穩步提升,為企業持續穩定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淮安區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已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新一代供水人必將滿懷信心、擔當實干,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為淮安區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出積極的貢獻。(王永德 江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