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政府網消息】近年來,保康縣將精準扶貧當作最大的政治任務緊抓不放,全力以赴確保如期脫貧“摘帽”。2018年,全縣共有26個貧困村脫貧出列,2.83萬名貧困人口脫貧銷號。
該縣依托山水資源優勢,從綠水青山里找出路。因村施策,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重點發展茶葉、核桃、藍莓等特色產業,實現了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致富項目。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各類特色產業16萬畝。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扶持政策,2018年,全縣共兌付產業獎補資金1.03億元。
該縣始終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堅持管建并重,加快工程建設進度,抓好質量監管、設施配套、搬遷入住工作,配套產業發展資金,確保全縣12043戶易地扶貧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可致富。
該縣深切回應群眾期盼,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作為脫貧攻堅的首要任務,解決了14.5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推廣深井打水模式,創新采用核磁探測和石油鉆井技術,在喀斯特地貌地區成功打深井取水。建立從源頭到龍頭的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和運行管護體系,確保群眾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該縣直面脫貧攻堅最大短板,立足山區土坯房占比較高、住房不安全的實際,加快實施危房改造工程。2018年,全縣累計完成危房改造2936戶,實現了“居者優其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