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長江三峽美景。陳超 攝
全國地表水方面,經《簡況》總結,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1.0%,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6.7%,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
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的1613個水質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4.3%,同比上升2.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6.9%,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
監測的111個重要湖泊(水庫)中,Ⅰ~Ⅲ類水質湖泊(水庫)比例為66.7%,劣Ⅴ類比例為8.1%,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107個監測營養狀態的湖泊(水庫)中,貧營養占9.3%,中營養占61.7%,輕度富營養占23.4%,中度富營養占5.6%。太湖為輕度污染、輕度富營養狀態,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巢湖為中度污染、輕度富營養狀態,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滇池為輕度污染、輕度富營養狀態,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和總磷。
而在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方面,按照監測斷面(點位)數量統計,338個城市的906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監測斷面(點位)中,有814個全年均達標,占89.8%。其中,地表水水源地監測斷面(點位)577個,有534個全年均達標,占92.5%,主要超標指標為硫酸鹽、總磷和錳;地下水水源地監測斷面(點位)329個,有280個全年均達標,占85.1%,主要超標指標為錳、鐵和氨氮。
按照水源地數量統計,338個城市的871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中,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的水源地比例為90.9%。
關于重點水利工程水體,《簡況》總結,三峽庫區長江38條主要支流77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96.1%,Ⅳ類斷面比例為3.9%。營養狀態監測結果表明,富營養狀態的斷面比例為18.2%,中營養狀態比例為76.6%,貧營養狀態比例為5.2%。
南水北調(東線)長江取水口夾江三江營斷面、輸水干線京杭運河里運河段、宿遷運河段和韓莊運河段水質均為Ⅱ類,寶應運河段、不牢河段和梁濟運河段水質為Ⅲ類,洪澤湖和駱馬湖為輕度富營養,南四湖和東平湖為中營養。
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水庫為中營養,取水口陶岔斷面水質為Ⅱ類,入丹江口水庫的9條支流水質均為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