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今明兩年要解決好飲水困難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提高6000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這表明政府對解決貧困人口、特殊困難人口飲水問題的堅定決心,有助于進一步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全國政協常委、十三屆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胡四一委員說。
農村飲水安全事關億萬農民福祉。經過十多年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我國81%的農村居民用上了自來水,飲水條件得到顯著改善。但是,由于我國地形地貌多樣、地質構造復雜、地區間發展不均衡,部分地區農村飲水工程仍然存在短板。個別貧困地區、偏遠山區在干旱年份或季節,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吃水難”問題。
山東省水利廳副廳長曹金萍代表說,相較于城市供水,農村供水工程市場吸引力較弱,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不高。她建議,加大各級財政水利發展資金里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入,不斷提高建設標準和管護水平。同時,出臺村鎮供水條例,為農村飲水工程補短板、加強行業監管提供法律依據。
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是一項艱巨復雜的長期任務。胡四一委員說,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今后一段時間內,要實施農村飲水提標升級工程,進一步提升城市供水管網覆蓋農村人口和農村規模化供水人口比例,不斷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促進工程長效運行,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的“到2030年確保人人普遍和公平獲得安全和負擔得起的飲用水”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