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本次調水是引黃入冀補淀渠首閘建成以來首次大規模供水。為保證工程運行安全,黃河水利委員會下屬河南黃河河務局,組織技術人員對渠村引黃閘渠首段渠道進行實地巡查,對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加強觀測和防守力度,確保問題和隱患早發現、早解決。同時,為保證水量調度安全,嚴格執行上級水量調度計劃,及時查看維護啟閉設備和計量設施,確保可靠安全運行,做好引水計量和上報工作,保證數據準確無誤。供水期間,供水人員堅守崗位,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值班責任制,做好信息上傳下達;一線人員晝夜輪流值守,加大巡查力度,及時發現、排除險情,防患于未然。
據悉,2018~2019年度引黃入冀補淀調水自2018年11月29日開始。引水初期,因受黃河主河槽擺動影響,河勢南移遠離引水口,且引水口淤塞,閘前引渠淤積,導致渠首閘平均引水流量僅4立方米每秒。對此,河南黃河河務局及時組織人員查勘現場并制訂清淤疏浚方案,投入3艘吸泥船、8套水力沖挖清淤設備、2臺大型水陸兩用挖掘機和3臺長臂挖掘機,采取人工裁彎和切灘導流相結合的方式,連續奮戰十幾個日夜疏浚。2018年12月18日,渠首閘引水流量提升至50.9立方米每秒,有效滿足了河北用水需求。
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跨越黃河、海河兩大流域,自河南省濮陽渠村引黃閘取水,沿途經河南、河北兩省的濮陽、邯鄲、邢臺、衡水、滄州、保定6市26個縣(市、區),輸水干渠全長482千米,最終進入白洋淀。該工程主要任務是為沿線部分地區農業供水和向白洋淀實施生態補水,緩解沿線農業灌溉缺水及地下水超采狀況,改善白洋淀生態環境,為雄安新區建設提供生態水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