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去年我市深入實施農田水利工程,全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和旱澇保收農田面積占耕地面積比例分別提高到92.7%、84.5%,農村飲水安全不斷鞏固提升,入戶率達到96%,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經驗全省推廣,改革面積127.8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工作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為抗御水旱災害、促進農業豐收、促進農民增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我市將以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為保障,投資4200萬元,重點開展區域供水管網延伸和配水管網改造,提高農村區域供水比例、供水水質達標率及供水保證率,計劃鋪設供水管網582.5公里。
日前,筆者在灌云縣四隊鎮原魯河水廠看到,工人們正在進行區域供水管網對接施工,這一片區的3.5萬村民春節前就能實現區域供水。灌云縣四隊鎮魯河片區共有13個村3.5萬人,由于地處偏僻,原來都是靠原魯河水廠供水。由于供水能力有限,不能保證24小時供水,為此,灌云縣水利部門將村民區域供水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求縣恒泰水務有限公司急村民所急,為村民辦實事。灌云縣恒泰水務有限公司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等實際困難,用了不到40天的時間,就將315毫米的主管道全部鋪設完成,全長達8.15公里。這樣將主管道和原魯河水廠進行對接,再把縣城的自來水進行二次加壓,就可以供應到片區內各村用水戶,使3.5萬村民每天24小時都能吃上縣城的自來水。
據介紹,為更好地解決農村水利建設“最后一公里”問題,我市今年將以農村河道整治為重點,投入4300萬元,實施農村河道疏浚,力爭建設10條生態河道,提升農村河網水系引排能力和水生態環境,實現“河暢、水清、坡綠、岸潔”的目標。以灌區節水改造為突破口,投資3200萬元,實施東海沭新渠灌區、灌南沂南灌區等節水改造工程,改善農田灌溉條件。加強水土流失防治,改善生態環境,投資1800萬元,實施贛榆區生態清潔型小流域綜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平方公里。圍繞“管理服務到位、水價核定到位、水費收繳到位、政府監管到位”要求,完成198萬畝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任務。
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貫徹落實市委的要求,全力推動各項工作的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市前列。不斷深化“水利+”融合發展內涵,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水利高質發展上持續發力。針對我市平原、丘陵等不同資源類型特點,綜合考慮農田基礎設施狀況,立足本地特色農業發展,建立健全與鄉村振興相適應的農村水利體系。同時加大鄉村水環境治理力度,按照水美鄉村的要求加快實施農村河道疏浚整治,抓好移民后扶“美麗庫區幸福家園”建設,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完善農村河道輪浚機制和長效管護機制,推廣河道、交通、綠化、垃圾、公共設施“五位一體”綜合管護模式,持續改善農村河網水系引排能力和鄉村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