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來自陜西省水利廳的消息,2018年陜西提前超額完成飲水安全脫貧攻堅任務,使594.29萬人喝上“安全水”,受益貧困村達3318個,飲水安全建設投資和飲水安全問題解決人數均創歷史新高。
去年年初,按照陜西農村飲水安全三年滾動計劃總體部署和相關推進方案,要求全省各地2018年3月底前全部開工,8月底前主體全部完工,10月底前竣工通水并完成貧困退出核查認定。對此,一場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迅速在全省掀起新熱潮。去年全年,全省農村飲水投資34.4億元,建成工程6183處,解決和改善了594.29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超過年度目標任務的98%,年度計劃摘帽的23個貧困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以上,脫貧退出的3303個貧困村和101.7萬貧困人口全部達到飲水安全標準。
與此同時,水生態建設再升級,農村環境美化助推鄉村振興。對照年度目標任務,全省大力推進農業發展水利項目建設,助力完善我省水設施建設和水生態修復,已初步完成6個中型灌區節水改造項目,新增(恢復)灌溉面積5.77萬畝,改善灌溉面積5.59萬畝,完成襯砌干、支渠道及輸水管道鋪設108.6公里,新建(改造)各類建筑物605座,新增糧食生產能力655萬公斤,年增供水能力2605.2萬立方米,年增節水能力874.6萬立方米,基本完成塬面保護面積132.5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6.07平方公里,實現了讓干活的地方水保起來,走人的地方水流起來,露土的地方水繞起來,得到群眾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