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自來水,這是農民兄弟盼了多少年的事!從今年開始,我市正式啟動農村自來水普及化工程,決定用兩年時間,全面實現我市農村自來水化,使近100個鎮(辦事處),2000多個村莊,138萬農民飲用安全潔凈的自來水,此項工程已被列入政府今年要辦好的12件實事。這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情系“三農”、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
“嘩嘩”噴涌的自來水,讓市郊農民喜笑顏開,心花怒放。“過去,鄉下人羨慕城里人擰開水龍頭,清凌凌的水就流淌到家中,如今農民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樣用上自來水了。”來到剛剛通上自來水的平度市崔家集鎮,村民說起自來水,大家都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他們打心眼里高興,紛紛稱贊黨和政府為農民辦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大好事。
祖祖輩輩喝“懶水”
傳統的“自來水”,在農民的眼中,就是不用到井邊挑水,擰開水龍頭就可以流淌到家中的水。
如今用上自來水的農民對自來水的含義有了新的認識,原來自來水關鍵是將地下水輸送到水廠,經過沉淀、處理、消毒后,水廠通過加大壓力,通過管道,將水送到農民的家中。
走進平度市白埠鎮和平村老農民孫希俊的庭院,說起自來水,這位飽經滄桑的莊稼漢臉上立即綻開了笑容:“過去祖祖輩輩吃水都是到井里挑水,再后來日子過好了,村民們都在庭院里打眼地下井,用一個壓力泵,通過壓水把水提上來。當時許多村民認為,這就算‘自來水’。現在聽村干部一說才明白,過去喝的水為什么發‘懶’,原來是沒有經過水廠層層處理。”
平度市水利局局長王存貴說,平度市許多鄉鎮的農民祖祖輩輩牙齒發黃,原因就是當地農民吃的是含氟量較高的地下水。更令人擔心的是一些村莊的地下水因為水源地周圍已經被污染,農民喝不到安全潔凈的水。這直接影響了農民的身體健康。就是這樣,遇到干旱季節,農民仍舊連水都吃不上,有的村只好人抬肩抗到鄰村取水。在一些嚴重缺水的村莊,可以看到一些專門販水的商販,一桶水最貴的時候可以賣到十多元。“飲水難”是制約農民奔小康的“攔路虎”,是直接影響農民身體健康的一大難點。
解決農村“飲水難”刻不容緩
雖然我市每年都著力解決市郊一些村莊農民人畜吃水難的問題,但由于市郊農村村莊眾多,點多面廣,受資金等困難的制約,難以在短時間內徹底解決好這一難題。
許多農村干部一談起農民吃水難問題,心中就有內疚感:“想想都解放這么多年了,一些村莊的農民連吃水的問題至今還沒有解決,真是太慚愧了。”
實施村莊集中供水如果不徹底解決農民的吃水問題,那么實現市郊農民的小康生活就無從談起,因為水在農民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此外,農民家中自家打的水井,水資源環境得不到保證,特別是傳統的“一家四間房,外套院落墻,內有豬圈和茅房”的住宅布局,水資源很容易受到污染。
讓農民早日用上安全、衛生的自來水,這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內容。
“政府下這么大的決心,要求在兩年內全部解決農民吃水問題,我們必須把好質量關,從長效管理機制入手,把這項民心工程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負責實施農村自來水化工程建設的市水利局局長于睿表示,他們將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保質保量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萊西、平度和即墨等市的水利部門抽調專業技術人員分片包干,負責工程的質量、進度。市水利局還實行例會制度,并分別在膠州市、平度市和膠南市召開調度會議,觀摩了膠南市部分農村自來水化工程,做到供水工程有人抓、工程實施有人管、具體事宜有人辦。市水利局還樹立二個標準:一是通過全年的農村自來水化工程建設,為明年的農村自來水化建設樹立良好的形象標準;二是通過落實建管同步的工作措施,為已建的農村自來水化工程樹立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管理機制標準。
傾注全力攻克“三難”
要在兩年內完成2000多個村莊的自來水問題,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于該項工程涉及的點多,面又廣,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很多,概括起來有“三難”:一、面廣、量大、布局分散等工程建設難以管理的困難;二、經濟底子薄、自然條件差、工程投資大、配套資金等籌措困難;三、部分領導和工作人員對全面完成工程建設任務信心不足的困難。
圍繞解決“三難”問題,市水利局認真總結過去農村自來水工程中的經驗教訓,從嚴把好四關:一是充分論證,把好水質、水量關;二是專業隊伍施工關;三是把好設備材料關;四是盡可能使符合條件的村莊實施集中供水。
市水利局農水處處長于佳明說,實施農村集中供水不但具有水源足、水質優、收費易、好管理的特點,而且更利于向城鄉一體化的供水目標發展。今年,全市將通過城鄉管網延伸,鄉鎮集中供水工程增容聯網,聯村供水工程等模式,實施自來水化村莊近500個,占供水村莊的近50%。
在嶗山區王哥莊的施工現場,嶗山區水利局副局長趙思科介紹,嶗山區139個村的吃水工程多數建于上世紀80年代,由于當時受經濟條件、材料技術和施工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工程的建設標準較低,同時吃水水源多數為單村為戰,以截山溝、打小井等小型水源為吃水水源。此外,由于當時管道的管材質量參差不齊,施工質量不高,加上運行多年,不僅造成各村供水管網跑冒滲漏嚴重,而且造成水質二次污染。由于供水無水表等計量設施,管理水平低,農村吃水基本呈現“自流水、福利水”的無序管理狀態,用水浪費嚴重。
按照“用水保障,飲水安全,有償用水,節約用水”的目標,嶗山區開始更新供水管道及村內管網,實行一戶一表的有序管理。平度市則實施一戶一線一表一閘直接到戶,單戶計量的辦法,力求節約用水,減少損耗,最大限度降低群眾吃水費用。在資金籌措上,采取“上級撥一點,政府補一點,群眾籌一點”的辦法,確保工程的順利實施。
在希望的田野上
過去一談到水,在一些水源緊缺,特別是水質較差的地區,農民總有切膚之痛。
采訪中,許多農民訴說過去吃水給他們帶來的痛苦,因為水質差,許多農民張口可見滿口的大黃牙。這都是水中含氟造成的;因為缺水,許多村莊人畜爭水,更談不上農業用水……農民吃盡了缺水的苦頭,更吃盡了水質差的苦頭。
農村自來水化工程,是提高執政能力,保持共產黨先進性的具體體現,是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經濟建設的前提。自今春這一工程在市郊陸續開工后,市郊一些村莊農民飲水難問題,在今明兩年內有望得到徹底解決。
市政府確定,今年將解決1000個村莊74.59萬人吃水難問題,并將這一工程列入2005年市政府要為群眾辦好的12件實事之中,目前施工單位正緊鑼密鼓進行施工,爭取讓缺水的農民早日告別吃水難。青島市水利局介紹,實施農村自來水化工程,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內容之一,需開工760處工程,完成土石方520.4萬立方米,鋪設主、支管道長度4916.6公里,總投資18041.8萬元。該工程涉及膠南、膠州、平度、萊西、即墨五市及黃島、城陽、嶗山三區的96個鎮(街道辦事處),1050個村莊。工程完成后可增加日供水能力6.53萬立方米,解決我市農村1050個村莊、74.59萬人的飲水問題。
說了算,定了干,按時完。為確保該項工程按期完成,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和水利部門統一了思想,認識到實施農村自來水化工程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內容,是真正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受農民歡迎的民心工程,這也是促進我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為此,市政府與各市(區)政府簽訂了責任書,明確了目標任務,落實了工作措施,并列入今年的年度目標考核,同時將農村自來水化列為市政府在城鄉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點辦好的實事之一。為確保按期實現全市農村自來水化的目標,各市、區根據各自的實際,委托有關鄉鎮政府或行政主管部門,組建了項目法人,明確了任務、落實了責任,并按建設程序要求組織專業施工隊伍。有關專家介紹,我市農村自來水化工程規劃設計科學合理,工程建設中突出做好水源的可靠性論證和中長期的需水量論證;在有條件的地方,還將積極推行城鄉一體化供水模式,通過延伸管網、鄉鎮集中供水、聯村集中供水等,實現投資省、標準高、水質優、易管理、優化配置水資源的目標。據悉,我市農村自來水化建設的資金,由青島市財政每年安排4000萬元(兩年8000萬元),其他資金每年安排2000萬元(兩年4000萬元),專項用于補助農村自來水化建設。對五市每個村莊平均補助5至6萬元左右,對城陽、嶗山、黃島三區給予適當補助。五市與青島市按1:1的比例足額配套,城陽、嶗山、黃島三區將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其余部分由有關受益鄉鎮、村及農民自籌解決。
據悉,為充分考慮受益農民的承受能力,我市要求要把好事辦好。各市、區要加強資金管理,項目法人單位要建立農村自來水化專戶,確保專款專用。有關部門我市還將加強對資金撥付使用全過程的監督和審計,完善各項監管制度,確保資金使用安全。
一條條自來水管道正在向市郊村莊延伸,一股股清洌的水流正涌向農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