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好的趙子河水庫。
●本報記者 羅虹/文 陳村銘/圖
清澈的湖水將蒼翠的群山、明凈的天空攬入懷中,構成一幅精妙絕倫的山鄉畫卷……12月19日,記者來到位于嘉陵區大通鎮的趙子河水庫,眼前的美景令人沉醉。
近年來,為解決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困難,嘉陵區委、區政府抓住有利時機,緊密結合廣大農村實際,啟動城鄉一體化供水建設工程。城鄉一體化供水建設工程作為嘉陵區“10件大事”之一,包括建設城鄉一體化安全飲水工程、升鐘水庫二期、鹽溪水庫配套工程等子項目,自項目開建以來備受關注。
多點多面同時施工 趙子河水廠加快推進
19日,記者來到位于嘉陵區新廟鄉麻感壩村的趙子河水廠項目建設現場看到,在主廠區施工現場,挖掘機伸縮著巨臂深挖、鏟土、倒土,運輸車輛開進開出,運送建筑材料,數十名工人分布在各個作業面忙碌。
“今天的任務完成了多少?”當天,嘉陵區水務局副局長羅加永在建設現場督促施工進度。他告訴記者,趙子河水廠是嘉陵區貧困村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計劃投資2.2億元,供水規模為每天3萬立方米,占地面積28畝。工程包括取水、治水、輸水、水質檢測及自動控制系統,通過200多公里長的管道連接,實現對29個鄉鎮的自流供水和5個鄉鎮的加壓供水。工程涉及大通、金鳳、李渡、龍蟠、安平等34個鄉鎮的飲水水質提升,建成后將全面提升嘉陵區農村飲水安全。
“主廠區施工和管網鋪設同時進行,主廠區內2100平方米的清水池已基本開挖完成,沉淀池開挖已完成70%,管網鋪設正在穩步推進,每天保證100余人作業,預計明年5月主廠區完工。”該項目現場負責人符禮林告訴記者,管網施工在6個作業面同時推進,現已鋪設23公里,預計明年底鋪設完成。屆時,趙子河水廠可投入使用。
記者在現場看到,趙子河水廠項目工地與已建成的趙子河水庫相隔僅數十米。一邊是總庫容為2189萬立方米的囤蓄水庫工程,一邊是日處理水量達3萬立方米的供水工程,兩大工程齊頭并進,共同推動嘉陵向全域自流灌溉和城鄉供水一體化時代邁進。
據了解,在嘉陵區今年實施的“10件大事”中,污水處理廠、防洪堤建設名列其中。今年,該區全面啟動金鳳鎮等11個鄉鎮的12座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計劃投資6600余萬元,新建污水管網25.5公里,總處理能力每天8500噸。目前,鹽溪污水處理廠已建成并投入試運行,安平、金鳳其他鄉鎮8座污水處理廠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世陽防洪堤項目計劃投資1700多萬元,新建防洪堤1.76公里,對世陽場鎮河流進行綜合治理。
“三線”供水 全面提升供水質量
19日中午,記者走進嘉陵區河西鄉直屬村村民李德貴的家中。李德貴78歲的母親正在洗菜,準備做午飯。她輕輕擰開水龍頭,白花花的自來水嘩嘩直流。李德貴告訴記者,以前村里沒有自來水,要么集中供水,要么分戶打井。不僅水量不穩定,水也不干凈,有時候還要靜置一會兒才能使用。“現在好了,壓力足、水也干凈,價格還不貴。”李德貴說。
“我們通過建設趙子河水廠在嘉陵農村形成‘核心供水線’,依托南充城市水源建設‘沿江供水線’,規劃文家溝水廠建成‘鳳埡供水線’,實現‘三線供水’,使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基本實現全覆蓋,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羅加永介紹,“沿江供水線”從嘉陵區黃家灣加壓站出發,一路向南,經過文峰、河西,直達嘉陵區李渡鎮,建設主管道近50公里,總投資18000余萬元,供區人口近8萬人,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鳳埡供水線”將于明年啟動并建成。城鄉一體化供水建設工程嚴格按照國家《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執行,確保水質、水量、方便度、保證率四個指標全部合格。主水管網將接入各村各組,村民可以隨時根據需要申請接水入戶,并免收上戶費。
“城鄉一體化供水建設工程是區委、區政府建設統籌城鄉先行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嘉陵區水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城鄉安全飲水工程于2016年正式啟動。根據規劃,嘉陵區“三線供水”將于2019年實現,對水質進行凈化處理,再通過管網,將經過處理的自來水送到各家各戶,實現城鄉居民飲用水同網、同質、同價。
■短評
喝上水 喝好水
□李星星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水是生命之源,飲水安全更是事關民生的大事。
從“靠天吃水”到“自來水進萬家”,村民徹底告別“吃水難”問題;從“喝上水”到“喝好水”,群眾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才能收獲更多幸福感。
為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嘉陵區不懈努力。 建設趙子河水廠在嘉陵農村形成“核心供水線”,依托南充城市水源建設“沿江供水線”,規劃文家溝水廠建成“鳳埡供水線”。2019年,“三線供水”實現后, 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將基本實現全覆蓋,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屆時,群眾飲用水的水質、水量、方便度、保證率有了保障,主水管網接入各村各組,村民可以根據需要申請接水入戶。
汩汩清泉進萬家, 滴滴甘露潤民心。城鄉一體化供水建設工程作為嘉陵區“10件大事”之一,正在為群眾的幸福生活“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