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市加快實施結構調整,對污染企業進行“脫胎換骨”手術。雖然每年為此損失近10億元財政收入,但新鄉經濟并沒有下滑,而且質量顯著提升。最近3年,全市財政收入年均增幅超過20%。
小造紙、小水泥、小火電,曾是新鄉工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決不能再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堅決不要污染的GDP!堅決淘汰落后的生產力!”新鄉市委書記吳天君說,2003年,新鄉市委、市政府堅持“上大關小、上先進工藝關落后工藝”的原則,開始大刀闊斧調整經濟結構。
新鄉市先后關閉了105家造紙企業,關閉造紙能力89.42萬噸/年,每年減少化學需氧量8.49萬噸、造紙廢水排放量1.8億噸。同時,摧毀了65家水泥企業的114條立窯生產線,關閉立窯水泥生產能力1070萬噸/年,水泥行業的粉塵排放量年減少5.7萬噸,年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8758噸。新鄉市還全面清理關閉小火電,今年10月26日,孟電集團、光泰有限公司16臺裝機容量達34萬千瓦的機組全部爆破,成為全國關閉小火電容量最大的地方。
在淘汰落后生產力的同時,新鄉市抓住東部地區產業向中部轉移的機遇,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引進了寶山電廠等300多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及新興產業項目,總投資逾400億元。
最近兩年,市財政先后撥出4000萬元用于環境保護。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以來,新鄉市的省控4條河流出境斷面水質達標工作全部完成省定任務;市區空氣質量良好以上天數達到316天,占總天數的86.6%;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