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月20日是第五個“世界計量日”,主題為“計量與能源”。談到中國的能源問題,必須提到一個詞:節能。中國是能源消耗大國,又是能源緊缺大國,因此節能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而計量對節能工作的意義非常重大。因為計量是支撐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正如我們從今天起在這個專欄中想要陸續向讀者表達的———無論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業的健康成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形成乃至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必須靠計量量化作為其基本依據,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解決降耗增效的節能問題。所以,雖說“節能與計量”不算是新話題,卻是一個無論怎樣重視都不過分的重要話題。
資源約束呈現剛性
??? 中國經濟面臨資源約束“瓶頸”如今日益凸顯:如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礦產資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主要礦產資源還不足一半。再如,我國國土面積占世界的7.2%,而石油儲量僅占世界的2.3%。
??? 而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我國能源利用能力的低下。據測算,我國每創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中國的能源利用率僅為美國的26.9%,日本的11.5%。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彭鎮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呼吁,節能已經成為一個緊迫的話題。他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用能源消費翻一番支撐了GDP翻兩番,維持了中國經濟列車的高速運行。但從總體上看,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還是依靠物質資源的高消耗來實現的,如我國的火電供電煤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22.5%,水泥綜合能耗高45.3%,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長方式。
??? 來自國家能源機構的預測表明,到2010年,我國國內一次能源的供應基本可以滿足;2010~2020年,能源缺口為8%~10%;2050年的缺口為24%左右。對石油資源供求缺口將會更大,2020年將達20%~50%。
???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有關負責人指出,我國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結構不合理,技術裝備落后,管理水平低下。與節能密切相關的統計、計量等制度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損失浪費嚴重。
??? 可以說,在節能這個迫在眉睫的大問題上,計量占據了一個重要位置。
計量可為節能出力
??? 衡量能源節約與浪費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計量。小到電表、水表、氣表,大到冶金、造船、磁懸浮列車等,計量科技無處不在。準確的計量可以帶來準確的控制,從而減少差錯,節約資源,降低能耗。
??? 為推動全社會節能,2004年11月2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以下簡稱“節能規劃”)。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定和發布的第一個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節能規劃”中確定了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節能的3個重點領域,一是重點工業,包括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煤炭和機械工業等8大行業。二是交通運輸,三是商業和民用。這些都是高能耗的行業,計量在節能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在鋼鐵、有色金屬等冶煉過程中,燃料的控制,溫度的調節,物料輸送、燃燒系統、助風系統、冷卻系統、除塵系統等,都需要通過計量測試手段,對產品實際狀況進行精確、可靠的分析,測定和控制準確的“量”。只有準確地測定和控制“量”的轉化,通過信息比較修正達到最佳數據,才能保證企業生產出優質產品,從而降低廢品率,降低成本,節約原材料。
??? “節能規劃”還指出,工業用水的計量、控制,是水量的統計、節水技術進步的基礎工作。為了節約用水,降低能耗,重點用水系統和設備應配置計量水表和控制儀表,逐步完善自動監控系統;鼓勵開發生產新型工業水量計量儀表、限量水表和限時控制、水壓控制、水位控制、水位傳感控制等控制儀表。
??? 信息產業部IC卡質檢中心主任羅元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以IC卡(集成電路卡)為例,IC卡是社會信息化的產物,IC卡技術與傳統產品相結合,在節能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預付費IC卡冷(熱)水表、IC卡供熱表、IC卡氣表、IC卡電表、IC卡淋浴表、IC卡復印機、IC卡電話、帶控點功能的旅館門禁等產品,在節能方面解決了長流水、長明燈等能源浪費的問題。
??? 中國節能產品認證中心副主任王若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說,隨著水電資源的日益緊張,市場對節能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作為節能產品認證中心,我們主要針對產品進行測試,如冰箱測的是24小時耗電量,空調測的是能效比。實際上,所有的測試工作,必不可少地要用到計量裝置如電力表、溫度傳感器等。從節能角度講,加強產品的計量是節能的基礎,它是衡量能耗的一個基準。沒有完善可靠的計量裝置,就不可能準確地掌握能源消費的真實情況。
準確計量開掘節能潛力
????在巨大的能源和環境壓力下,如何做到開源節流?國外發達國家積極嘗試,用優惠政策做“胡蘿卜”,用法律做“大棒”。如美國對節能項目除了采取鼓勵科研、資金補貼、減少稅收等優惠政策外,為節省電力,美國政府還呼吁采用更先進的送電技術和更精確的計量手段。
??? 我國一些企業也在節氣、節水、節電、節材方面努力探索。例如,為了確保天然氣計量的高度準確,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通過4年的持續改造,著力打造“公平秤”。目前,其天然氣大型外銷站流量計量接近世界水平,中小型外銷計量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從而杜絕了多年來存在的計量糾紛。與此同時,天然氣損耗連續下降,天然氣輸差年均下降0.15%。中國石油錦州石化分公司加強對計量儀表的維護保養和對儀表采集數據的系統平衡分析,通過分析找到一些地下管線泄漏點,發現大小漏點60多處。采取改進措施后,日節水量約為7000噸左右,全年可以節水250萬噸。
??? 近年來,綠色成為企業發展的一種方向。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鄔愛其認為,綠色理念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保持環境質量基礎上的節能降耗。如綠色飯店的要求就包括:建立耗能設備分類與計量儀表臺賬,如按部門或系統安裝水、電、氣計量儀表,并設立計量儀表的數量、分布臺賬,建立能源統計工作制度,積極應用節能新技術和多種節水措施;盡量做到減量使用、多次使用和替代使用等。
節能既有遠憂也有近慮
??? 有關專家認為,我國節能工作取得了一些進步,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 山東科技大學教授沈鴻嘉分析說,首先是觀念亟待轉變。能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別是石油、煤、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要經過久遠的地質年代才能形成,用一點少一點,因此節約利用、合理利用、高效利用顯得尤為重要。而實際情況是,政府往往關心節能、節電,而用戶關心的僅僅是節錢。其次是節能工作應逐步納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軌道,依法管能、依法用能。為引導用能單位節能和保護環境,我國政府也應研究和制定新的優惠政策。
??? 完善計量系統透明度、規范市場行為,也是專家們經常提到的問題。記者從法院系統了解到,因計量收費錯誤而導致客戶損失的糾紛屢見不鮮。如河南某實業集團公司與電業局簽訂一份《供電方案協議》,該公司按電業局的指導意見,購入甘肅天水長城通用電器廠的高壓柜、電器設備等。其中,廠家提供的施工圖中列示電流互感器比為50/5;廠家提供的高壓柜中自帶的計費柜裝置,高壓計費CT電流互感器比也是50/5。經電業局統一安裝、調試正常后,設備投入運營。但自1996年至今,電業局一直按照CT75/5進行計費收費,比實際CT50/5計費標準多收1/3的電費。截至2004年2月1日,電業局多收電費高達135萬余元。
??? 長期研究計量與產業關系問題的學者杜建國指出,近年來,我國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問題日見突出。我國自集中供暖以來,一直按建筑面積收取供暖費,而不是按實際消耗熱量計算收取,造成了熱費與熱量的脫鉤。在這種情況下,采暖戶用多用少一個樣,根本沒有節能意識。因此,經營者應盡快和不斷地將自己使用計費裝置的計量,通過溯源將量值統一到我國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上來,以確保使用的計費裝置計量結果的統一、準確、可靠,使計量更加透明、更加具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