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呼圖壁縣五工臺鎮中渠村申報了4000畝高效智能化滴灌項目。村黨支部副書記張建云說,通過節水把富余下來的水資源使用權拿去交易,再把賺到的錢投到節水改造上,實現了節水增效良性循環。
“我們中渠村2017年高效節水灌溉結余水量為134萬立方左右,通過水權交易平臺每方0.216元出售,收益29萬多。這些錢用于2018年改造以前陳舊老化滴灌,這樣我們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節水量60萬立方左右,還能收益大約13萬左右。”
中渠村富余的用水指標能賣錢,這要得益于呼圖壁縣2014年實施的水權水價綜合改革。作為全國水權水價改革試點縣,呼圖壁縣根據水資源量和耕地總量確定了全縣用水總量,再分解到各鄉鎮村組以及每個農戶,并給農戶頒發了水資源使用確權證,用水者可以把節約下來的用水指標拿到市場出售。
呼圖壁縣水利局水利管理總站灌溉辦主任張劍軍介紹,“基本水費是一毛零八厘,如果超定額就是兩倍以上的水價。加水資源費和資源水價,就是四毛七分六。農民如果有水權交易的話,他的水價就是兩倍的水費兩毛一分六,是基本水價的兩倍。”
2017年,中渠村通過水權交易獲得20多萬元的收益。擁有500畝土地經營權的中渠村種植大戶尚春軍僅水權交易就拿到了2700多塊錢。“現在我就想辦法把水省下來,可以跟別人交易。一畝地能省30方左右的水,500畝地就是一年兩三千塊錢,這無形中就增加了一筆收入。”
而與中渠村相鄰的龍王廟村因為還沒有全部推行滴灌,今年的額定用水指標已經用完了。這段時間,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柳長君正忙著四處打電話購買其它村富余的用水指標。“打了四五個電話,這陣落實200萬方可以交易。這兩天我就開始籌資金,先交易過來,完了再從農民手里收。一個小時就200多塊錢,一個晝夜就是四、五千塊錢,成本太高了。”
明年,龍王廟村下決心加大節水改造力度。柳長君說:“現在還有2000畝滴灌沒有裝,明年一定把這2000畝滴灌裝上,把陳舊的滴管改成更高效、更節水的設施。在不久的將來,龍王廟村不會向各個村來掏錢買水。”
目前,呼圖壁縣已建立了6個水權交易平臺,實現了灌區與灌區、村與村之間的水權交易。全縣水權交易量達1700萬方,交易額達37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