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yk2w"></ul>
    <ul id="oyk2w"><tbody id="oyk2w"></tbody></ul>
  • <strike id="oyk2w"><s id="oyk2w"></s></strike>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奮力跨越制約發展的“三座大山” 慶陽環縣改革開放40年來交通、飲水、電力建設紀實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0-08  來源:中國甘肅網  瀏覽次數:518
     環縣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全縣9236平方公里被1.7萬多道溝壑分割得支離破碎,全縣7萬多戶群眾分散居住在這數以萬計的山坡、殘塬上。

      據環縣志記載,環縣自古“山童水劣,世罕漁樵,風高土燥,秋早春遲”。

      這些自然原因,制約了環縣的交通發展、飲水安全、電力建設,也制約著環縣的產業發展。環縣的群眾形象地把水電路稱為制約環縣發展的“三座大山”。

      改革開放40年來,環縣不等不靠,多措并舉,奮力翻越,一步步地破解著歷史“密碼”。

      從沒有路到通上柏油路

      改革開放初,環縣僅有1條過境三級油路,8條簡易砂路,全長495公里,路面窄,路況差。因為道路“瓶頸”,外面的信息進不去、群眾的產品出不來,產業發展滯后,群眾生產生活成本高。

      2000年左右,實施了211國道改建工程,該國道升級為二級公路。2007年開始,全面實施通鄉柏油路和通村砂礫路建設。2015年,完成了全縣通鄉柏油路工程。

      2015年以來,環縣全面實施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完成了全縣1942公里的鄉村道路,惠及137個行政村20余萬群眾。截至2016年底,全縣251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硬化路的目標。目前,全縣公路總里程達到3449公里,其中通村公路188條2840公里,占總里程的82%。

      楊坪溝村37.6平方公里的土地被26道溝壑分割得支離破碎,全村302戶1210人分散居住在23個山頭、山坡上。上世紀90年代,該村村民晴天路難行、雨天出不去,村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毛驢。

      2014年,環縣實施通村公路村村通工程。三年時間,新修了通往楊坪溝村、辛坪村、楊廟掌村、西川村、沈嶺村、朱塬村的6條通村柏油路,村內柏油路總里程達到30公里,五成以上農戶距離柏油路在3公里以內。

      “以前去一趟鎮上都是大難題,更別提進縣城了。”楊坪溝村村主任張世斌說,通上柏油路后,村上隨即開通了公交車,從前一輩子沒出過村子的老人,圓了朝夕往返縣城的夢想。

      2017年,縱穿環縣的銀西高鐵、甜永高速兩條路全面開工建設。工程一開建,環縣人民看到了新希望。據了解,該兩項工程將于2020年建成通車,這將成為環縣發展的新動脈。

      從“人擔驢馱”到通上自來水

      環縣是資源型、水質型、工程型缺水并存區。過去,群眾“吃飯靠天、吃水望云”,一年有近半年時間缺水。

      山城鄉山城堡村67歲村民馮世志回憶,小時候,他家附近僅有的一眼泉水就是方圓10公里群眾飲水的唯一來源,每到晚上,群眾便排隊取水,直至天明。

      為解決飲水困難,環縣干旱山區群眾基本家家戶戶都有一眼水窖,夏季集一窖雨水,冬季積一窖雪,冬末春初,苦水河里的冰塊礦化物含量低,再打一些冰塊存到水窖里。一年四季,環縣人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解決飲水上。

      改革開放后,環縣投資12萬元首次在山城鄉建了一座苦水淡化站,緩解了周圍2000多人的飲水困難。

      此后,環縣又實施了“兩西”建設、“老區”建設及扶貧、以工代賑、人飲專項、揚黃一期工程、小型水利灌溉工程、“121”雨水集流工程、“大地之愛·母親水窖”項目等水利建設項目,環縣人的飲水狀況逐漸好轉。

      到2005年,全縣建成雨水集流工程2.1萬處、水泥窖4.2萬眼,曾一度緩解了7.5萬人的飲水難題。但由于資金、技術、規模等多種原因,大多建成的工程要么收不上水,要么收的水不夠用。

      2005年,環縣的極度干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新華社一篇《甘肅環縣遭遇特大旱災群眾飲水告急》的內參,得到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高度重視,并做出了重要批示,省上領導及時做出安排部署。2006年,環縣下大力氣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家家戶戶要建一個100平方米的雨水集流場和兩口30立方米的水泥窖。

      之后,環縣每年都為因水窖損毀導致飲水不安全的農戶和新分戶的群眾繼續新建集流場窖。目前,該縣有9.16萬眼水窖,6.21萬處集流場,2671眼小電井,小型供水工程34處。

      水窖基本解決了正常年景下的人畜安全飲水問題,可遇到大旱之年,水窖蓄不到水,飲水仍然存在安全隱患。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環縣實施了揚黃續建工程,將黃河水通到鄉鎮、村組,對一些有條件的農戶,水可以直接通到了家里。

      到2017年底,揚黃供水工程已覆蓋全縣16個鄉鎮的92個行政村,直接受益人口為21.8萬人,全縣7萬多戶農村居民中,4.2萬戶已經通過實施揚黃工程、機井等項目,實現了自來水入戶。一些居住偏遠的農戶,在遇上極度干旱的年份時,最遠拉水距離由原來的30公里縮短到目前的5公里左右。

      從煤油燈到現代化電器

      戶戶通電,環縣比較遲。2006年,環縣還有36個村5442戶群眾家的照明還依靠煤油燈。因為沒有電,群眾家里就沒有電燈、電器、電話,生活好像比世界慢了好多拍。

      2006年,環縣下大力氣,決心實施村村通電工程,對后期通電任務排出了任務圖和時間表:2007—2008年實施村民小組全部通電,涉及271個村民小組1.1萬戶;2009—2010年實施戶戶通電工程,涉及近千戶居住偏遠分散的農戶。

      通上了電,群眾也開啟了新的生活,家家戶戶都買了彩色電視機,一些群眾還買了電磁爐、電冰箱,大多群眾都買了電水泵、電動鍘草機等電動農機械。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一些群眾發展起了規模養殖,但照明和生活用的兩相電帶不動一些農機械,飼草料粉碎還得到幾公里外去加工,群眾的“用電夢”還沒有圓。

      看到群眾的難處,縣委、縣政府決心加快實施農電網改造提升工程,實施村村、組組通動力電工程,配套實施養殖大戶、合作社通動力電工程。

      在農電網提升改造過程中,環縣萬余戶群眾實現了動力電到戶,環縣人正在經歷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時代。

      “以前夏季收麥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想看天氣預報,可每到電視機都開的時候,因為用電負荷太大,就經常斷電,沒等電修好,天氣預報就完了,農電網升級后,就不存在這種問題了。”環縣合道鎮陳旗塬村村民李林紅說。

      2015年,陳旗塬村實施農網改造工程,不僅組組通了動力電,一些居住集中的農戶還直接輻射到戶。“如今有了動力電,在家就可以加工飼草料,再也不用開著三輪車到村上粉碎飼料了。”李林紅說。

      動力電不僅悄悄地改變著群眾的生活,也促進了當地群眾的思想觀念的轉變,環縣的農村用電正在悄然邁入“動力”時代。八成以上農戶購買了電冰箱,很多群眾原來用的老式“大屁股”電視機換成了液晶平板電視,老式鍘草機更換成了新式的揉絲機,一些居住集中的群眾家里還拉上了網,接上了無線路由器,過上了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福利|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9久9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影院|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国内精品视频九九九九|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75|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 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日本|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国产手机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400部o |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91免费国产精品|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