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現代物聯網信息技術,在養殖業建起智能增氧、水質在線監測、魚病遠程診斷、質量追溯“四位一體”水產養殖體系;在種植業建立智能化生產管理平臺,運用大數據指導生產和銷售,可實現利用移動設備遠程控制種植,顛覆了傳統的農業耕種與經營方式。在13日舉行的“2018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智慧農業應用與產業升級高峰論壇新聞發布會”上,無錫市農委副主任何麗梅稱:“近年來,無錫累計投入政府財政資金1000余萬元,已建設農業物聯網應用點300余個,助推著現代農業向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無錫作為國家物聯網示范城市和農業部首批認定的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充分依托無錫農業獨特的資源優勢,借助信息網絡和物聯網技術的有力支撐,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在“互聯網+”農業、農業農村信息化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無錫市委、市政府專門編訂了《無錫市加快發展以物聯網為龍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三年(2017—2019)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推動物聯網在農業領域建成一批有影響力的重大應用示范工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運營模式和商業模式。
無錫市錫山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李江告訴記者,在國家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的大背景下,智慧農業迎來了發展黃金期。為此,錫山加強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注重“互聯網+”農業領域的網絡體系建設,走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等與現代農業產業相結合的新路,建立涵蓋糧食、水產、果樹等產業的農業物聯網示范點15個,擁有電子商務平臺的農業經營主體300多人,農產品網絡營銷年交易金額達3000余萬元。(記者過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