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將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稱為“城市減排閥”。11月15日,記者走進這座上海最大的二級污水處理廠,近距離接觸上海最先進的“城市減排大閥門”。據悉,竹園第二污水處理廠總投資4.5億元,二級生化日處理污水能力50萬噸,是上海二級生化處理污水的龍頭老大。
COD是化學耗氧量的意思。上海城投竹園第二污水處理廠廠長程曉波稱,竹園污水處理二廠的處理標準為國家二級排放標準,竹園二廠最成功之處在于,在一個月的調試運行中,全部污水處理達標排放,共減排COD達4000噸,為今年年底上海市順利完成COD減排2%目標奠定了基礎。
上海市水務、環保部門專家表示,竹園第二污水處理廠運行費創全國最低,處理每噸水成本僅0.18元,一噸就比常規節約一倍,僅此一項20年將為國家節省近20億元。
竹園第二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工藝的最先進之處在于節能、節電、節水,其90%左右設備為世界最先進設備。
污水處理廠最主要設備鼓風機是用電“大戶”,占60%用能,主要用于充氧。設計建造有5臺風機,但通過二廠技術人員科技攻關,現在僅使用兩臺,節能節電超過一半。進排水口水泵均是從歐洲引進的最先進產品,采用變頻裝置控制水泵啟動,即可節能10%。竹園二廠通過每個環節的科學運行,污水處理單耗達到全國領先水平,耗電僅為全國先進水平的三分之二。
竹園第二污水處理廠和污水處理三期項目寶山、楊浦、虹口、浦東地區的污水收集系統等工程建成后,上海城市的污水收集率將達到72%、污水處理率達到56%、設施利用率達到64%,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將全面覆蓋整個中心城區,污水排放將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目前全市17座污染處理廠新增處理水量68.4萬噸/天,共削減COD排放1.24萬噸,已完成今年減排指標的58%,預計到年底可實現上海全年削減COD排放2%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