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祁連山中段的臨澤縣,是河西走廊商品糧基地的重點縣區,現有有效灌溉面積57.81萬畝,農田灌溉機電井1614眼。因未配套機井智能化計量設施,水量控制措施和量測水設施不完善,浪費水資源的問題比較嚴重。近年來,日益突出的水資源短缺矛盾已成為制約臨澤縣農業發展的主要瓶頸。
據臨澤縣水務局水資辦副主任李吉超介紹:“臨澤縣地下水精準計量和管控措施不完善,農業灌溉用水大水漫灌的現象屢見不鮮,農民用水行為也很難被約束,造成了水資源很大的浪費。”
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是農業節水工作的“牛鼻子”,而水資源精準計量管理是農業水價改革的首要環節。臨澤縣為此投資630萬元,安裝智能化地下水計量設備440套、智能化管理系統1套,建成水權交易分中心7處。
臨澤縣為機電井安裝了智能計量設施,用IC卡計量系統控制地下水用量,用水戶只需在控制箱上刷卡,計量設備就會自動將用戶每次灌溉的用水時間、用水量等數據傳回控制平臺。“在機井取水口安裝超聲波水表+智能化計量控制終端的方式進行水量監控,不僅方便了用水管理,還提升了管理水平。”臨澤縣鴨暖鎮五泉林場機井管理員告訴筆者。
據悉,臨澤縣農業灌溉采取定額管理,農戶用水的同時遠程系統就可以實現精準計量,過量用水將加收水費。去年,全縣糧食生產綜合能力為470 公斤/畝,畝均用水 775立方米/畝;項目實施后,受益區糧食生產綜合能力預計將達到 520 多公斤/畝,畝均節水 90多立方米,可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促進農作物增產增效。2018年,臨澤縣還將繼續為下剩的1174眼機電井安裝智能化水表,依靠智能水表扎緊跑冒滴漏的地頭水管。
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快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完善基層服務體系……臨澤縣水權水價改革正一步步扎實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