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專項治理任重道遠,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我們責無旁貸,不進則退!”
——市水務局局長白廷輝
9日上午,上海市水務局局長白廷輝走進新民晚報夏令熱線接聽來電,回訪以往市民投訴處置情況,并接受專訪。
白廷輝表示,將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和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要求,專項督查河道,2021年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并率先建成一批河長制標準化街鎮,力爭早日將上海建設成為令人向往的生態之城。
今年計劃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對于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個別頑癥,白廷輝介紹,經整治,上海的中小河道雖然在去年就已基本消除黑臭,河湖面積比上一年度增加了4.46平方公里。但是,今年對全市43253條河道、39個湖泊、5047條(個)其它河湖水體全覆蓋水質監測和遙感監測發現,劣V類河湖水質仍占全市河湖總數的38.7%。
白廷輝說,根據既定目標——
到2020年,上海河道將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升到78%,河湖水面率將提升至10.1%;
到 2021年,上海將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
“‘兩消除、兩提升’目標面前,容不得半點松懈!”
白廷輝介紹,目前針對河湖水體有一個“五查”(河長巡查、部門自查、區區互查、層層督查、公眾調查)行動,找準問題、精準施策,年內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分四年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
圍繞“2021年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目標,市水務局已制訂了分年度目標:2018年降至25%左右、2019年降至15%左右、2020年降至5%以內、2021年全面消除。
今年,將繼續緊緊抓好蘇州河第四期綜合整治工程,開展沿河違建拆除、工業企業治理、雨污混接改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河道整治及水生態修復等工作。
為實現“2020年全市河湖水面率達到10.1%”的目標,市河長辦制定了加強河湖水面率管控工作方案,編制了全市分區河道藍線專項規劃,將河湖水面率指標分年度細化分解至各區、落實到具體項目。其中包括用三年時間打通全市3188條斷頭河,今年計劃實施的就有1000條以上。
“河湖流動性特點決定了治水絕不能單打獨斗,必須聯動協作、合力整治。”
白廷輝說,今年,市水務部門還將以保障進口博覽會水環境為重點,進一步深化長三角區域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持續推進蘇浙滬省際邊界共187條段界河聯動治理,共同構建長三角區域水環境治理“上下游聯動、干支流聯動、水岸聯動、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聯動”格局。
獎懲分明督促河長湖長履職
“最大程度地發揮河長湖長的作用,壓實責任,是做好水環境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白廷輝介紹,在去年河長全覆蓋的基礎上,今年實現了湖長全覆蓋,全市39個湖泊、6個水庫均已落實湖長并向社會公布。
為壓實河湖長責任,市水務局將重點考核各區落實湖長制、中小河道全面消除黑臭、劣V類水體整治等工作。
市水務局制定并印發了《上海市河長制標準化街鎮建設的實施方案》,計劃在全市率先建成一批河長制標準化街鎮。
在年初成立4個常態督查組的基礎上,市河長辦下半年將成立5個專項督查工作組,專項巡查雨污混接改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
針對履職不力,有一項重要措施就是約談。根據《上海市河長制湖長制約談辦法(試行)》,將對履職不力的領導干部加大懲處力度,并完善獎懲機制,督促河長履職。
“河長當得好不好,看河道;河道治得好不好,必須是市民群眾說了算!”
白廷輝表示,上海在治水過程中將始終把公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放在首位,鼓勵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共同關心和保護身邊的水環境。
你家附近有河道嗎?
水環境治理得如何了?
你有什么好的意見和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