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7月3日,記者從鹽城市農業部門獲悉,針對面廣量大的農業水利設施管理難題,阜寧交出了一份答卷。省水利廳近日發出《關于轉發阜寧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典型經驗的通知》,要求全省水利系統認真學習借鑒阜寧經驗,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快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
農業是用水大戶,也是節水潛力所在。過去一些地區存在著農民節約用水意識比較淡薄、末級渠系用水管理復雜的實際情況。去年以來,阜寧縣制定實施“協會運行到位、計量設施到位、水權明確到位、水價核定到位、協商定價到位、水費收繳到位、長效管護到位、專業維修到位”等八個到位的改革措施。目前,已初步實現“惠民節水、設施完好”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目標。
該縣成立20家鎮級用水協會、172家村級用水分會,全縣共落實小型水利工程管護及督查人員1775人,主要負責農田供排水和用水管理,以及對泵站的管理、養護。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對新建和承包到期的灌溉泵站,通過公開招標和群眾滿意度測評兩種方法確定使用權。商定農業灌溉水價,從過去的50至80元/畝,降為現在的32.5至43.5元/畝,普遍下降了30%左右。所有泵站安裝電子監控,主要機電設備購買保險,通過人防、智防和保險三結合的辦法,對灌溉設施進行管護。
用水協會通過“契約式”服務,實行統一提水、放水等,既幫助農民解決了繁瑣的勞動,又維護了良好的用水秩序。協會在收取的灌溉費用中,每畝拿出3元作為專項維修經費,實行面上統籌、節約獎勵、超支不補、結余結轉的方式,確保水利工程良性運行。
截至今年6月,該縣已累計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面積75萬畝,改革到位地區共安裝用水計量設施736臺。通過用水計量,提高了群眾的節水意識,每畝農田年節水100方左右,全縣一年節約用水7000萬立方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