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規劃水網體系建設 支持海南經濟社會發展
今天,省水務廳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名譽所長王浩舉辦專題講座,闡述在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新形勢下,海南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以及目前海南主要要解決哪些水問題,如何科學規劃水網體系建設,支持海南經濟社會發展。
王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指出,黨中央支持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王浩認為,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要圍繞水來做文章。
王浩長期從事水文水資源研究,參與國家水資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對海南的水資源環境非常熟悉。他認為,海南的水資源環境得天獨厚,并從海南發展中面臨的水問題、全島水資源配置、水生態修復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
王浩說,從水資源條件來看,海南是一個獨立海島水系單元,每年年均降雨量高于全國平均年均降水量,但時空分布不均衡,城鄉防洪標準低,抵御洪澇等災害能力不高,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水資源調配能力弱;耕地灌溉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難以滿足熱帶高效農業發展需求;水生態環境風險因素多,城市內河水環境問題突出。
王浩認為,從生態和發展格局來看,海南可依據地形地貌把全島劃分三大分區,以五指山、尖峰嶺為主的山區為生態保護區,未來可建設國家生態公園;中間丘陵、臺地等區域可發展育種基地、冬季瓜果等熱帶高效農業;最外圍的濱海區域目前生活著全島80%的人口,面臨著水質相對較差、洪澇災害、水污染防治等問題,要做好水污染治理、河海堤修建以及水土保持等工作。另外,要建立全島聯通的水網體系,水網分為東南西北四大片區,實現水資源調度互聯互通。建設水網體系,利用好水的前提是要留得住水。目前海南的水庫有效容量僅占地表水資源21%,像美國、瑞士等水生態文明建設先進的國家水庫有效容量占比在66%到120%不等,海南水庫有效庫容量還需要再提高,不僅要建設大水庫,中小型水庫建設也必須跟上。
王浩表示,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專家團隊很早就參與了海南水資源管理、保護和有效利用開發的相關工作,該院專家團隊在結合國家雄安新區水網規劃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將為海口江東新區水網規劃貢獻可借鑒的國內外先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