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中午,記者在華山正南邊華山牌坊路的西側看到了一座立起的“三孔橋”。這座橋畫在一個巨幅展板上,通往華山南側的山路。這就是未來連通華山生態濕地公園南側園林景觀與華陽宮的1號橋——鵲華橋,長約95米。從展板看,鵲華橋中間最高的橋拱高6米,兩側的橋拱高4.5米,橋的兩頭各有一個上橋亭子凸顯出古香古色。目前,該橋還未開工,但已經在劃定標線,做前期準備。
在濟南市公共資源交易網上,華山洼生態修復及功能提升項目1號橋(鵲華橋)、3號橋(煙雨橋)、4號橋(秀澤橋)工程施工標19日已經開標。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相關負責人說,招標結束后,3座橋就會馬上開工。不過,與挖湖和園林景觀建設相比,橋梁建設的難度更大,本身有一定的工期,將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推進。
根據此前報道,這3座橋中,鵲華橋最寬,寬17米,長約95米。此外,南臥牛山一帶直通華山東側的煙雨橋長約200米,寬約14米,設計為21孔連橋,將成為濟南所有景觀橋中孔數最多的一座,比頤和園有名的17孔橋還長。秀澤橋長207米,凈寬5.5米,是三橋中最長的一座,也是最窄的一座,連接濕地展示區與華山北側陸地。該橋為體現親水特點,不像其他兩座橋那樣直通華山,而是曲折迂回,橋面和欄桿都是防腐木料,基座為混凝土結構。
3座橋中,鵲華橋和煙雨橋可以通車,秀澤橋可供行人通行。值得一提的是,橋身還將安裝各種市政管線,通往華山,未來華山上的用水、用電都將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