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空氣和水,是老百姓最關心的,所以近幾年是杭州保障城市供排水的密集開工期,閑林水廠一期工程、祥符水廠飲用凈水改造二期工程、七格污水處理廠四期工程、九溪水廠飲用凈水改造二期工程等都備受關注。
近日,杭州市水務集團在閑林水廠建設工地召開重點工程項目勞動競賽暨“打造廉潔陽光工程、助推廉潔水務建設”活動啟動部署會。水務集團正在進行的重點工程項目都位列其中,每一項都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那么工程進度如何?杭城供排水有哪些變化? 記者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為了全城市民能喝上更高質量自來水
水廠“深度處理”進行時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市民對于自來水水質的追求也在不斷提升。杭州的水廠提標一直在進行中,清泰、祥符、南星、九溪,作為杭州市水務集團運營的四大制水廠,承擔著杭州主城區的供水重任。
杭州市水務集團在逐步擴建水廠規模的同時,自2002年起,相繼開始了針對性的飲用凈水技術改造工程,并開創國內先河,在清泰水廠首次運用強化預臭氧、混凝沉淀及炭砂過濾與“膜處理”相結合工藝。繼清泰水廠和南星水廠之后,祥符水廠飲用凈水改造工程一期已完成,杭州城北地區以及三墩、康橋、半山地區的55萬居民生活用水已進入飲用凈水時代。
祥符水廠飲用凈水改造工程二期中新建了4座8000立方米的清水池和一座25萬立方米/日的出水泵房,將于本月底投運。投運后,出水量會有大幅提升,從而使得城北供水水質和水壓得到進一步保障。
經過深度處理的水,除了口感更好外,出水濁度、耗氧量等指標也會得以改善(耗氧量指標越低,污染物越少)。例如常規處理的水耗氧量為1.5毫克/升—2毫克/升,出水濁度為0.1NTU左右,經過深度處理后出水濁度將達到0.1NTU以下,耗氧量降低30%-50%。
九溪水廠是四大水廠中接力深度處理制水工藝改造的最后一棒。目前,九溪水廠飲用凈水改造工程一期投運,二期土建主體結構完成約45%,設備招標完成,水廠次鈉改造項目招標也已完成。
九溪水廠供水能力為60萬立方米/日,占杭州市區總供水能力的35%,覆蓋城西、城中、丁橋、之江和老余杭等120萬人口,提升改造的完成,意味著120萬人口將用上更高品質的自來水,而且實現自來水深度處理的全城覆蓋。
正在建造中的閑林水廠,是杭州第一個山體水廠,可通過高低差進行輸水,更加綠色節能。閑林水廠一期工程將按30萬立方米/日的規模建設,計劃于2020年通水。目前該工程隧洞完成約35%,水廠正在進行邊坡治理及土石方外運,即將進入樁基礎階段。水廠工程建成投產后,杭州城西范圍內將擁有一座獨立的大型制水廠,大大提高該區域的供水安全性,出廠水水質會更好。另外,以此為核心的“一廠三線”建設也正在穩步推進。
半地埋式大型污水處理廠即將誕生
與上蓋綠化景觀渾然一體
一頭是優質自來水進入千家萬戶,另一頭是污水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回歸水環境,二者缺一不可。
杭州市水務集團有關人士介紹說,杭州第一座半地埋式大型污水處理廠——七格污水處理廠四期工程目前土建已完成約60%,設備訂貨完成,即將進入安裝階段;城西污水處理廠二期已于2017年底開工建設,目前正在進行土建施工,預計2019年6月具備通水條件。
杭州人對七格污水處理廠并不陌生,它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承擔著杭州主城區96%以上的生活污水處理量,日處理污水能力為120萬噸,經處理達標后排放至錢塘江。為了把對母親河錢塘江的水質影響降到最低,七格污水處理廠一直在持續提升出水水質。
七格污水處理廠四期工程與過去傳統的污水處理廠有很大不同,它采用最新工藝,半地埋式隱藏在地下,與上蓋綠化景觀渾然一體,從外觀看,根本看不出是一座污水處理廠,但它的出水排放達到最嚴苛的一級A標準。
城西污水處理廠是2014年投運的污水廠,通水試運行后,接納蔣村集鎮片區、紫金港以西文三西路以北區塊、浙大紫金港校區、西溪濕地保護區及三墩北居住區污水,設計日均處理污水量5萬噸。與一期工程具備相同處理能力的城西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已于去年底開工建設,規模更大,排放標準更高,從而能更好地守護杭州的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