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月30日從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建設局獲悉,臺州市擬建一條年產5萬立方米陶粒生產線,將利用河道淤泥和污水廠污泥作為主要生產原料,設計日處理污泥能力達170噸,淤泥(干)120噸,這種利用污泥來生產陶粒產品的做法在國內還是首例。生產線投產后,將大大緩解臺州市河道淤泥和污水廠污泥的處理壓力。
據悉,隨著臺州市水環境整治工作的推進,水質衛生有了較大提高,但是河道清淤和污水處理廠的運作也產生了大量的淤泥和污泥。如何對這些污泥進行處理,也成為一個難題。
據了解,椒江污水廠日處理污水5萬噸,平均每天產生污泥70噸,一年內已填滿10多畝土地。污水處理二期工程建成后,日處理污水量將達到15萬噸,污泥量也將成倍增長。由于椒江處理的化工污水較多,污泥無法風干,若有人員不慎跌入后果不堪設想。同時,成堆的污泥也會給環境造成影響。
而擬建的這套生產線將利用河道清理淤泥作主要原料,污水(化工)處理污泥為主要輔助原料,再摻加少量外加劑生產出優質的各種級別陶粒,其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而陶粒及其制品的密度輕、相對強度高,隔熱保溫及耐火性能好,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實現了污泥的資源化突破,破解了污泥處理難題。
目前,該陶粒生產線一期技改項目總投資995萬元,選址在開發大道北(十塘),預計可于明年六七月份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