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的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逐年增加,從1990年到去年底,已有高碑店、方莊、清河、小紅門等9座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使用。清河再生水廠日污水處理能力達55萬立方米,主要向奧運地區提供高品質的景觀補充水,每年可節約清潔水源3000萬立方米。不但可以供給奧運公園、清河、圓明園等地作為景觀用水,還可以供海淀區、朝陽區部分居住區作為景觀補充水和市政用水。
目前,北京市每天實際發生的污水量大約是215萬立方米到220萬立方米,250萬立方米的日污水處理能力,理論上,完全可以處理城區所產生的污水。
目前,經過處理后的再生水,已成為北京市工業冷卻用水、園林綠化、河湖景觀補水、農業灌溉等的補充水源。國華、華能2座熱電廠已經用上再生水,今年底,高井、石景山、鄭常莊3座熱電廠也將使用上再生水。到2010年,全市的工業用戶全部用上再生水作為工業冷卻用水,年供水量可達1.4億立方米。奧運森林公園、奧運中心區、民族大道及機場路共計250萬平方米的綠地,都將實現再生水澆灌。
此外,城區各污水處理廠平均每天產生污泥約2400立方米,年產污泥80多萬立方米。污泥堆肥生物發酵后可用作林地、綠地以及土壤改良的有機營養土,市排水集團已建成大興龐各莊污泥無害化處置場,年處置污泥15萬立方米,污泥熱干化后可用作燃料、有機營養土或建筑材料。清河污泥熱干化廠建成后,年處置污泥約15萬立方米。同時、還將建設高碑店污泥熱干化廠、東部、西部污泥無害化處置場等,不久的將來,北京市將實現全部污泥的無害化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