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視覺中國
朝鮮如果大力發展經濟,除了能對其本國的經濟帶來正向影響,對于整個東北亞地區經濟都能起到促進作用。
/
剛剛過去的周末,小巴的朋友圈被一篇《朝鮮宣布改革開放》刷屏。
事情是這樣的,前兩天,朝鮮勞動黨召開了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金正恩在會上宣布,中止核試驗與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試驗,要集中一切力量發展經濟。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為此,不少媒體將此解讀為——朝鮮正式宣布進行改革開放。
這個消息一出來,朋友圈真是炸開了鍋。有人已經做好了《朝鮮買房指南》,打算組團赴朝買房;有人表示激動,因為東北已經饑渴難耐;也有人正在觀望中,畢竟改革開放不是說來就來的。
那么,朝鮮這次重大的轉變,是否會沿著當年中國的步伐走?將對中國經濟帶來什么影響?我們的機遇到底在哪里?小巴采訪了幾位大頭,來聽聽他們的分析。
企投會首席學術委員、富國富民資本董事長王世渝:
未來朝鮮改革開放中有很多中國機會
現在說朝鮮改革開放還有點早,朝鮮剛剛做出了這個重大決策,但關于具體要怎么做的表述還不成熟。
當前的朝鮮跟1978年的中國非常像,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提出要把整個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發展上來。但實際上到了1984年,中國才實行全面改革開放。所以對朝鮮而言,也有一個前期的醞釀過程。對于朝鮮的改革開放步驟還有待觀察。
接下去的幾個大事件,如朝鮮跟韓國文在寅總統的歷史性會談,金正恩跟特朗普總統的對話等談判結果決定了朝鮮經濟開放的速度。
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朝鮮是國際地緣政治在東亞區的焦點,涉及到朝韓關系、中朝關系、朝俄關系、美朝關系等等。
當然,朝鮮如果實行改革開放,跟中國的關系非常之大。因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四十年,擁有了豐富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經濟的經驗。
朝鮮的體制是勞動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和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是一樣的,今天的新時代社會主義特色符合朝鮮發展經濟的方向。在尊重朝鮮的同時,中國能夠找到各種商業機會,幫助朝鮮發展經濟,少走彎路。
① 朝鮮礦產資源豐富,恰好是中國所需;
② 中國可以幫助朝鮮展開港口、碼頭、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建設;
③ 制造業方面的合作,如貿易、投資,甚至做產業園區等;
④ 傳統工業方面的合作,如鋼鐵、水泥、汽車、建筑材料、日用消費品、食品等整個體系;
⑤ 其他領域的機會,如房地產的機會、文化產業、科技、金融、教育等需要觀察。
未來,中朝兩國之間的合作會是多元化、全方位的。當然,關鍵還是要看朝鮮在經濟發展上的步子和觀點。
遼寧大學轉型國家經濟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家成:
朝鮮這次主要是對美開放
未來對中國發展有利尤其是東北老工業基地
在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朝鮮并沒有說要實行改革開放,但提到了要集中全力發展經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改革開放就是其集中全力發展經濟的必由之路。
其實,之前朝鮮對內的改革一直都有,有的成功了,不少失敗了。比如中朝的羅先經濟特區,一直在建設,但沒有經濟產出;中朝黃金坪經濟區,處于停頓狀態;韓朝之間的開城工業園區被調解會政府關停之后也處于停頓狀態。朝鮮幣制改革,導致朝幣貶值,最終也沒有成功。
這次朝鮮提到的集中全力發展經濟,主要是對美開放,希望獲得美國的投資。當然,最后成敗的關鍵,還是要看南北首腦會談、朝美會談是否能達到雙方滿意的結果。
今天朝鮮集中全力發展經濟,跟當年中國的改革開放的相似之處在于,都處于內憂外困的狀況,有經濟發展的主觀能動性在其中。
此外,朝鮮發展經濟對中國而言,勢必會有好處,尤其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有人認為東北一直沒能發展起來,是因為朝鮮一直在進行核試驗,另一方面經濟上受到了聯合國安理會的聯合制裁。
未來,若朝韓、朝美就無核化達成協議的話,聯合國安理會制裁其他國家的單邊政策會解除,中國跟朝鮮的經濟貿易往來就會逐漸恢復。那么,開展中朝雙邊經貿合作、中朝韓三邊經貿合作都是值得期待的。
企投會學術委員鄧偉巖:
朝鮮改革將會在一定程度上
緩解地緣政治緊張問題
很長時間以來,朝鮮一直隔絕于世界之外,沒有參與到全球一體化中,這是不正常也是不對的。如果按照原有體制,它國內的經濟會崩潰,政治也將不太穩定。
此次改革中,不管是停止核試驗還是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對于全世界、中國、東三省來說,都是好事兒。
首先,朝鮮改革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地緣政治緊張問題;其次,改革后朝鮮會形成另一個新的市場;再者,朝鮮的教育水平是很高的,其2500多萬的人口也會帶來充足的勞動力。
尤其對東三省來說,朝鮮改革值得期待。因為目前我國東三省經濟不是非常好,朝鮮的經濟改革也許可以給東北帶來一些機會。
我國改革開放之初是比較謹慎,如果對比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朝鮮現在還處于試探階段,改革步子也不會特別大。如果真的要見到改革的效果,很可能是5年以后、10年以后。
而就改革時點來說,我國改革開放是1978年,當時處于美蘇冷戰時期,全球經濟出現波動;而現在,中美貿易戰交鋒,情況與當年也有些類似。
在我看來,金正恩這位80后,對于比較大的戰略判斷,包括每個時點應該做什么事情,似乎做得不錯。
因此,朝鮮改革未來可期。
企投會資本運作學術委員,如是金融董事長、研究院院長管清友:
朝鮮現在還不能稱之為改革開放
但確實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如果朝鮮能按照中國的路子,從大力發展經濟到逐步改革開放,那么:
首先,東北亞地區在軍事上、政治上比較緊張的態勢能夠得到緩解;
同時,朝鮮如果大力發展經濟,除了能對其本國的經濟帶來正向影響,對于整個東北亞地區經濟都能起到促進作用。因為朝鮮既可以提供很大的市場,也會提供比較豐富的勞動力,畢竟它有2536.9萬人口。
至于對于其他行業或是資本市場的影響,現在談還是太遠了,需要觀察朝鮮后續的改革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