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首家涉足鄭州污水處理業的金州水務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項目選址已獲市規劃部門批準,標志著鄭州市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化運作破冰。
鄭州紡織產業園污水處理廠占地26946.8平方米,位于須水河西路、生產路南,總體規模為3萬噸/日,主要處理紡織產業園轄區內印染、紡織企業排放的高濃度廢水。由金州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BOOT模式投資、河南金州國威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承包建設。BOOT是Build(建設),Own(擁用)、Operate(經營),Transfer(轉讓)4個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的縮寫,意為私人合伙或某國際財團融資建設基礎產業項目,項目建成后,在規定的期限內擁有所有權并進行經營,期滿后將項目移交給政府。
目前,鄭州市已建成運行的五龍口、王新莊、馬頭崗3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約80萬噸,均為政府投資建設、市市政局下屬單位經營。
由于垃圾正由廢品變為資源,除了污水處理廠建設之外,一些社會資金對鄭州的垃圾處理業也頗感興趣,某企業意欲投資在金水區建一個垃圾發電廠,在鄭州的垃圾發電廠業中分一杯羹,相關的政策性補貼、土地等問題已進入協商階段。
分析人士認為,吸引社會資金(包括外資)投資、推行市場化運作建設大型污水處理廠或垃圾發電廠,將成為市政公用事業的發展趨勢。但是,由于污水處理行業的收益主要來源于收取排污費,考慮到居民的經濟承受能力,短期內污水處理行業難有超額利潤,這意味著大規模商業資本進入的可能性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