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用手機就能將家里的窗鎖好,控制家里的空調、電飯煲的開關;家里的電表,每個月自動回傳數據給供電局,再也沒有繁瑣的抄表環節;租用共享單車,隨時定位找車,5秒內就能快速開鎖、結單……不要驚訝,這都是物聯網的功勞。
隨著“智慧南寧”建設的全面啟動,中國電信NB-IOT作為全國首個商用的窄帶物聯網,成為“智慧南寧”建設的核心驅動力,實現了物與物之間的智能連接、數據自動收集,并具有低成本、廣覆蓋和大鏈接等三大優勢,不斷推動著“智慧南寧”建設的進步和變革。
中國電信率先打造NB商業化
三大優勢受企事業單位等多方青睞
中國電信一直致力于推動蜂窩通信技術的發展和生態合作體系的打造,聚焦智慧城市、垂直行業、個人消費三大市場,圍繞公共事業、智能交通、能源制造、智慧物流、安防監控、智慧醫療等領域深耕。
今年6月底,中國電信在全國建成了擁有31萬個基站規模、全球率先覆蓋新型的NB-IOT窄帶物聯網,同時,擁有愛立信全球DCP連接管理平臺,實現中國電信NB-IOT窄帶物聯網的全球使用。隨后重點在北京的智能抄表、智能路燈、智能井蓋、智慧停車、共享單車等領域成功開展多個NB-IOT窄帶物聯網應用的外場測試及試商用,并于8月在北京啟動了正式商用,率先打造NB-IOT窄帶物聯網商業化。
據了解,中國電信構建的800MHz頻段NB-IOT窄帶物聯網較2G、3G網絡覆蓋能力、穿透力更好,并擁有三大特色。第一是成本低,芯片成本較低;第二是廣覆蓋,1個NB基站相當于6個3G基站和9個4G基站的覆蓋能力;第三是大連接,連接數量大,將為4G用戶提供良好體驗,受到了企事業單位與合作伙伴的關注與支持。
南寧擁有超過2500個NB-IOT基站
“智慧南寧”新形態逐步形成
為了搶占先機,中國電信加快了在物聯網上的布局,而且在打造世界領先NB-IOT窄帶物聯網的道路上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今年下半年起,中國電信網絡上可以承載從高速4G+(CA)、中低速CAT1到VoLTE、NB-IOT等的全系列業務。
尤其是針對NB-IOT,中國電信將依賴其全球覆蓋超廣的NB-IOT窄帶物聯網,對其進行集約化專業運營,采用網絡、碼號、卡、資費等手段實現業務隔離,打造創新業務模式,比如區分流量、頻次、生命周期、服務等級的資費模式,激活NB-IOT的發展空間。這些業務方面的工作都在全面系統的規劃準備中,將伴隨網絡建成正式發布。
其中,擁有超過2500個NB-IOT基站的南寧,基于800MHz黃金頻段的優勢廣泛覆蓋城鄉地區,為NB-IOT窄帶物聯網的廣泛應用提供先進的網絡技術支持,基于NB-IOT技術的新應用、新模式將為南寧的公共服務、智慧民生、能源、物流、工業等領域提供優質服務,遠程連接、自動控制等“智慧南寧”的未來場景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人工抄表成歷史
南寧各縣區將實現智能抄表
一塊智能水表里只需植入一枚物聯網卡,即可通過網絡對千家萬戶實現遠程自動抄表計費。近期,為了契合國家加快推進智能電網建設的發展計劃,深化應用物聯網技術,南寧電信聯合南寧電力行業相關單位簽署物聯網協議,雙方共同開啟物聯網技術在能源行業的合作,利用物聯網及大數據技術,全面推進“互聯網+智慧水務”的轉型, 此舉意味著現階段人工抄表的時代將被取代。
面對本地水表用戶數的急劇增加,以及人工抄表耗時耗力的難題,南寧電信依托自身廣覆蓋的網絡,通過在水表內放置物聯網卡以及實施NB-IOT窄帶物聯網解決方案,實現物聯網終端的接入和數據回傳,無需上門,居民水表的數據便可實時傳輸至城市供水的信息服務平臺。此外,管網監測、科學調度、網絡規劃建設等都可借助該平臺一一實現,而基于3GPP標準的系統也能更好地保證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對于居民來說,智能遠程抄表推廣后,不僅省去入戶抄表的麻煩,還可以通過手機App或網絡繳納水費,同時,也可查看給水管網的水壓、水質等信息,讓用戶更加放心地飲用自來水。物聯網技術在智能抄表領域的應用,解決了人工抄表成本高、管理難等難題,將陸續在南寧各縣區電力行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