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年積極探索,全國7個水權試點初步形成了流域間、流域上下游、區域間、行業間和用水戶間等多種水權交易模式,為全國水權改革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各試點地區采取用水戶直接交易、政府回購再次投放市場等方式,積極探索開展了跨區域、跨流域、跨行業的水權交易。
水權改革是落實節水優先方針、破解水資源瓶頸問題的重大舉措。2017年國家要求,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并明確提出實施國家節水行動。2015年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探索地區間、流域間、流域上下游、行業間、用水戶間等水權交易方式,開展水權交易平臺建設。
近年來,水利部將水權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重要任務,從2014年7月開始,在寧夏、江西、湖北、內蒙古、河南、甘肅、廣東等7個省(自治區)啟動水權試點。經過3年積極探索,初步形成了跨區域、行業間和用水戶間、流域上下游間等多種水權交易模式,為全國水權改革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水權確權破解水資源瓶頸
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不少地方用水量已接近甚至超過用水總量控制上限。當前我國用水效率總體不高,特別是農業灌溉用水方式還比較粗放,建立健全水權制度,明確取用水戶對節約出來的水資源的收益權,可以節約出大量寶貴的水資源,通過水權交易滿足新增合理用水需求,有效緩解一些地區的水資源瓶頸問題。
經過試點實踐,各地在水權確權的基礎上,培育水權交易市場、創新水資源配置管理,不斷深化水利改革。
在水權確權方面,明確了確什么權、怎么確權的問題。水權確權是將水資源使用權逐級分解明確到行政區域和取用水戶。對納入取水許可的取用水戶,根據《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通過發放取水許可證明確取水權;對灌區內農業用水戶,由地方政府或其授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發放水權證,因地制宜將水權明確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用水合作組織、農戶等。確權主要包括四個步驟,即明確區域用水總量控制指標,明確各行業水資源配置方案,明確各取用水戶的可用水量,發放水權證書。
國家級平臺水量交易超11億立方米
中國水權交易所是由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批準,由水利部、北京市政府聯合發起設立的國家級水權交易平臺。
2016年6月28日,中國水權交易所正式開業運營,標志著我國水權交易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水權交易所建立全國統一的水權交易制度、交易系統和風險控制系統,運用市場機制和信息技術推動跨流域、跨區域、跨行業以及不同用水戶間的水權交易,打造符合國情水情的國家級水權交易平臺,充分發揮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
開業運營以來,在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寧夏等6省區促成了31單水權交易,累計實現交易水量11.8億立方米,交易價款7.32億元,實現了區域水權交易、取水權交易、灌溉用水戶水權交易三種交易形式的全覆蓋。通過協議交易、公開競價、政府回購等方式,探索出水權交易新模式。
隨著水權交易市場的日趨活躍,水資源配置管理將由單純行政管理向政府與市場兩手發力轉變。一方面,政府通過嚴格控制總量、加強用途管制等實現“嚴控增量”,另一方面,市場則通過水權交易實現“盤活存量”,在地區間、流域間、流域上下游、行業間、用水戶間流轉水資源,為合理用水需求提供出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水資源優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制度建設規范水權交易業務
在制度建設方面,初步建立了水權確權、交易、監管等制度。水利部出臺《水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加強水資源用途管制的指導意見》等,明確了水權交易的類型、程序和用途管制要求等。寧夏、江西、山東、廣東等地以地方性法規或規章的形式明確了水權確權和交易的有關要求;內蒙古、河南、河北、甘肅、湖北宜都等地出臺了閑置取用水指標處置、水量交易價格確定、水權收儲轉讓、交易風險防控等方面的制度辦法。
水利部成立了水權交易監管辦公室,負責組織指導和協調水權交易平臺建設、運營及水資源監控計量監管,促進水權交易平臺有序建設、規范運營和水市場平穩快速發展。中國水權交易所制定了水權交易規則等8項具體交易制度,規范了公開交易、協議交易等業務流程,自主開發了技術領先、安全可靠的在線水權交易系統,具備了公開掛牌、單向競價、成交公示等交易功能。開發的公開交易、協議轉讓和手機APP三套交易系統獲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證書,中國水權交易所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北京市將中國水權交易所確定為“十三五”重點扶持交易場所。
水權試點提供可復制經驗做法
2017年11月,寧夏水權試點率先通過驗收。江西、河南、甘肅、廣東等試點地區正在梳理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下一步,水利部將加快完成試點驗收工作,抓緊完善水權政策制度、鞏固擴大試點成果,積極培育水市場、促進水權規范流轉,加強水權改革重大問題研究、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同時,將認真做好以水資源使用權確權和水域、岸線等水生態空間確權為主要內容的水流產權確權試點工作,不斷深化水權改革工作。
未來,中國水權交易所將加大合同節水量水權交易、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范圍內用水指標交易、農業高效節水PPP項目水權交易以及南方豐水地區水量—水質雙指標水權交易等產品研發力度,優化升級基于云平臺的網上水權交易系統,完善手機APP功能模塊,搭建資金在線結算平臺,加快構建覆蓋全國的會員體系,進一步鞏固并擴大水權水市場建設成果,為深化水利改革提供新動能。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