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二次供水用戶也迅猛增加。但相關資料顯示,二次供水價格管理、定價等方面的規范性意見各地做法不一。
目前各地在二次供水業務方面,一是面臨著二次供水用戶數量急劇增加,另一方面大多數的二次供水業務主要由小區物業負責維護管理,普遍存在設備管道老化、管道漏損和電耗偏高,水箱清潔不到位,二次供水用戶在水質和服務方面均得不到保障。
市住建部門調研的全市89個住宅小區二次供水情況顯示,不同小區二次供水定價差別大,費用分攤模式各自不同,權屬不明晰,全市二次供水建設管理亟需統一。
二次供水定價無統一標準
家住西區星晨廣場(繽城)的高女士稱,自己小區的二次供水由物業公司負責,“平常水費、物業費和停車費都是一起劃扣,所以不太清楚二次供水費用,目前物業費是每立方米1.5元。”高女士說,由于不放心水質,以前都是喝桶裝水,這幾年裝了凈水器,但始終不敢直接燒水喝。
據悉,為了解決全市住宅小區二次供水情況,市住建部門調查了全市89個住宅小區,調查顯示星晨廣場(繽城)現有二次供水用戶498戶,2016年二次供水總表用水量76560立方米、用戶分表總用水量67263立方米,每戶平均用水量11.26立方米,水損是12.14%。
該小區2016年二次供水的維護費用是0.2元/立方米,維護費包括全年水池清洗消毒兩次、水質檢測、水泵電器維護維修、管道維修、抄表人工等。如果依據新的《中山市供水用水條例》規定,2017年要求每季度清洗消毒一次,維護費將漲為0.3元/立方米。此外,二次供水設施運行電費全年用電3萬元,每戶分攤0.45元/立方米;全年水損6527立方米,每戶水損分攤0.21元/立方米。
2016年該小區二次供水用戶水價為2.92元/立方米,自2012年定價后至今未作調價。物業向供水公司繳費為2.78元/立方米,而2016年實際產生用戶水價則為3.64元/立方米。也就是說該小區實際用戶水價既包含了物業向供水公司的繳費額,也包含了各種分攤費。
通過梳理89個住宅小區的二次供水定價,筆者發現2.92元/立方米的定價是中高等價位,各個小區二次供水定價差別比較大。定價超過3.5元的有兩個小區,御隆廷和星光禮寓的二次供水定價分別為每立方米3.72元和3.67元;而定價最低的是富逸上苑,為每立方米1.46元;其他大部分小區二次供水定價每立方米都在2.7元以上。
不同小區費用分攤差異較大
不同小區二次供水除了定價不同外,費用分攤模式也存在很大差異,權屬不明晰。以星港城市綠洲小區為例,2016年該小區二次供水水費均由供水企業直接向最終用水用戶收取;二次供水設備的運行電費與公共梯燈費合并,分攤到戶,平均一戶每月3-4元。
像保利林語花園一期春天里和南區一二期,小區二次供水的水、電費均未分攤,包含在物業管理費內。幸福匯名苑(一期)也同樣如此,用戶用水產生的費用均由供水公司收取,而二次供水運行產生的電費由物業公司支付。
位于石岐的臻園小區供水公司抄表到戶,小區無法統計二次供水總表用水量及用戶分表總用水量,物業公司也不存在收費項目。建華花園小區則表示二次供水是包干價沒有攤分,該小區2016年二次供水用戶水價是2.3元/立方米。
還有小區表示二次供水設備無獨立電表,無法核算電費分攤費用,比如鴻基華庭和貝迪豪庭小區。
綜上所述,中山很多由物業公司管理二次供水的小區,無論是分攤收取電費、維護費等,還是分清權責方面都存在混亂的現象。
東區某商用住宅小區是由物業公司負責二次供水。物業公司工作人員麥女士介紹:“現在二次供水設備一年清洗兩次,定期有人員清洗和檢查,二次供水定價為2.92元/立方米。”麥女士稱現在很多老舊小區還是由物業公司負責供水,由供水公司統一管理的還不多。”對于自來水表前表后的責任劃分,該工作人員稱目前表前管的維護由業主自己負責,表后管的維護管理則由物業公司負責。
據介紹,二次供水維護管理內容除了日常設備維護、故障維修、設備老化更換之外,還包括每兩個季度一次的水質檢測、蓄水池清洗等工作,物管企業需要配備專人負責管理。“目前很多小區二次供水的管理維護單位還是物管企業,如果實現移交給供水企業的話,住戶入戶水表之外的供水管理內容全部交由供水企業負責。”市住建局總工程師羅國選表示,實現移交之后,可以避免二次供水管理不專業、服務不到位、水價差距大、水質責任不清晰、衛生安全難以保障等問題出現。
市民盼建立長效運行機制
隨著高層建筑增多,二次加壓供水的情況日益普遍,但二次加壓供水設施日久老化,供水設施出現故障概率增大,直接造成二次供水水質、水壓無法保證及二次加壓運行成本增加等問題。
家住沙崗墟附近某小區的陳女士就一直覺得家里水壓不夠,“每次水龍頭流出來的水都不大,目前小區二次供水由物業公司負責管理。”
為了規范中山市二次供水的管理,中山市住建局于2014年就頒布了《中山市住宅二次供水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但由于該《細則》只針對新建小區收取維護費用,未能覆蓋二次供水全部運行成本,尚未形成二次供水運行管理的長效機制。
2016年《中山市供水用水條例》頒布實施后,要求供水企業應承擔住宅二次供水設施的維護運行工作并對二次供水住宅實施抄表到戶。但由于缺乏相應的配套實施細則,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的改造缺乏資金籌集途徑,影響了《條例》落地實施。
水、電、氣三者都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目前,中山的供電設施均由供電單位統一管理。根據中山市政府頒布的《中山市新建住宅項目供配電設施建設維護管理暫行辦法》,新建住宅項目供配電設施建設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管理。供電單位對新建住宅小區住戶用電實行“一戶一表”管理,由供電單位直接銷售到戶、抄表到戶、收費到戶、服務到戶,確保居民用電安全。中山的二次供水管理或可參照供電管理,由供水單位統一組織實施。
目前,由于各小區物業均將二次供水運行成本包括維護費用、加壓電費、管道漏損等分攤至用戶,導致用戶實際承擔的費用標準不一、用水成本差距大。而且,該部分收費缺乏有效的監管,收費的合理性和透明度往往受到用戶的質疑。
有市民表示,根據《中山市供水用水條例》第十條“所需費用由供水企業籌集或者在水費中適當籌集的辦法解決”的要求和《中山市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建議中山盡快啟動二次供水價格的制定工作,理順二次供水業務,建立二次供水長效運行機制,保障二次供水用水安全。 來源:南方日報
目前各地在二次供水業務方面,一是面臨著二次供水用戶數量急劇增加,另一方面大多數的二次供水業務主要由小區物業負責維護管理,普遍存在設備管道老化、管道漏損和電耗偏高,水箱清潔不到位,二次供水用戶在水質和服務方面均得不到保障。
市住建部門調研的全市89個住宅小區二次供水情況顯示,不同小區二次供水定價差別大,費用分攤模式各自不同,權屬不明晰,全市二次供水建設管理亟需統一。
二次供水定價無統一標準
家住西區星晨廣場(繽城)的高女士稱,自己小區的二次供水由物業公司負責,“平常水費、物業費和停車費都是一起劃扣,所以不太清楚二次供水費用,目前物業費是每立方米1.5元。”高女士說,由于不放心水質,以前都是喝桶裝水,這幾年裝了凈水器,但始終不敢直接燒水喝。
據悉,為了解決全市住宅小區二次供水情況,市住建部門調查了全市89個住宅小區,調查顯示星晨廣場(繽城)現有二次供水用戶498戶,2016年二次供水總表用水量76560立方米、用戶分表總用水量67263立方米,每戶平均用水量11.26立方米,水損是12.14%。
該小區2016年二次供水的維護費用是0.2元/立方米,維護費包括全年水池清洗消毒兩次、水質檢測、水泵電器維護維修、管道維修、抄表人工等。如果依據新的《中山市供水用水條例》規定,2017年要求每季度清洗消毒一次,維護費將漲為0.3元/立方米。此外,二次供水設施運行電費全年用電3萬元,每戶分攤0.45元/立方米;全年水損6527立方米,每戶水損分攤0.21元/立方米。
2016年該小區二次供水用戶水價為2.92元/立方米,自2012年定價后至今未作調價。物業向供水公司繳費為2.78元/立方米,而2016年實際產生用戶水價則為3.64元/立方米。也就是說該小區實際用戶水價既包含了物業向供水公司的繳費額,也包含了各種分攤費。
通過梳理89個住宅小區的二次供水定價,筆者發現2.92元/立方米的定價是中高等價位,各個小區二次供水定價差別比較大。定價超過3.5元的有兩個小區,御隆廷和星光禮寓的二次供水定價分別為每立方米3.72元和3.67元;而定價最低的是富逸上苑,為每立方米1.46元;其他大部分小區二次供水定價每立方米都在2.7元以上。
不同小區費用分攤差異較大
不同小區二次供水除了定價不同外,費用分攤模式也存在很大差異,權屬不明晰。以星港城市綠洲小區為例,2016年該小區二次供水水費均由供水企業直接向最終用水用戶收取;二次供水設備的運行電費與公共梯燈費合并,分攤到戶,平均一戶每月3-4元。
像保利林語花園一期春天里和南區一二期,小區二次供水的水、電費均未分攤,包含在物業管理費內。幸福匯名苑(一期)也同樣如此,用戶用水產生的費用均由供水公司收取,而二次供水運行產生的電費由物業公司支付。
位于石岐的臻園小區供水公司抄表到戶,小區無法統計二次供水總表用水量及用戶分表總用水量,物業公司也不存在收費項目。建華花園小區則表示二次供水是包干價沒有攤分,該小區2016年二次供水用戶水價是2.3元/立方米。
還有小區表示二次供水設備無獨立電表,無法核算電費分攤費用,比如鴻基華庭和貝迪豪庭小區。
綜上所述,中山很多由物業公司管理二次供水的小區,無論是分攤收取電費、維護費等,還是分清權責方面都存在混亂的現象。
東區某商用住宅小區是由物業公司負責二次供水。物業公司工作人員麥女士介紹:“現在二次供水設備一年清洗兩次,定期有人員清洗和檢查,二次供水定價為2.92元/立方米。”麥女士稱現在很多老舊小區還是由物業公司負責供水,由供水公司統一管理的還不多。”對于自來水表前表后的責任劃分,該工作人員稱目前表前管的維護由業主自己負責,表后管的維護管理則由物業公司負責。
據介紹,二次供水維護管理內容除了日常設備維護、故障維修、設備老化更換之外,還包括每兩個季度一次的水質檢測、蓄水池清洗等工作,物管企業需要配備專人負責管理。“目前很多小區二次供水的管理維護單位還是物管企業,如果實現移交給供水企業的話,住戶入戶水表之外的供水管理內容全部交由供水企業負責。”市住建局總工程師羅國選表示,實現移交之后,可以避免二次供水管理不專業、服務不到位、水價差距大、水質責任不清晰、衛生安全難以保障等問題出現。
市民盼建立長效運行機制
隨著高層建筑增多,二次加壓供水的情況日益普遍,但二次加壓供水設施日久老化,供水設施出現故障概率增大,直接造成二次供水水質、水壓無法保證及二次加壓運行成本增加等問題。
家住沙崗墟附近某小區的陳女士就一直覺得家里水壓不夠,“每次水龍頭流出來的水都不大,目前小區二次供水由物業公司負責管理。”
為了規范中山市二次供水的管理,中山市住建局于2014年就頒布了《中山市住宅二次供水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但由于該《細則》只針對新建小區收取維護費用,未能覆蓋二次供水全部運行成本,尚未形成二次供水運行管理的長效機制。
2016年《中山市供水用水條例》頒布實施后,要求供水企業應承擔住宅二次供水設施的維護運行工作并對二次供水住宅實施抄表到戶。但由于缺乏相應的配套實施細則,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的改造缺乏資金籌集途徑,影響了《條例》落地實施。
水、電、氣三者都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目前,中山的供電設施均由供電單位統一管理。根據中山市政府頒布的《中山市新建住宅項目供配電設施建設維護管理暫行辦法》,新建住宅項目供配電設施建設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管理。供電單位對新建住宅小區住戶用電實行“一戶一表”管理,由供電單位直接銷售到戶、抄表到戶、收費到戶、服務到戶,確保居民用電安全。中山的二次供水管理或可參照供電管理,由供水單位統一組織實施。
目前,由于各小區物業均將二次供水運行成本包括維護費用、加壓電費、管道漏損等分攤至用戶,導致用戶實際承擔的費用標準不一、用水成本差距大。而且,該部分收費缺乏有效的監管,收費的合理性和透明度往往受到用戶的質疑。
有市民表示,根據《中山市供水用水條例》第十條“所需費用由供水企業籌集或者在水費中適當籌集的辦法解決”的要求和《中山市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建議中山盡快啟動二次供水價格的制定工作,理順二次供水業務,建立二次供水長效運行機制,保障二次供水用水安全。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