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79歲的榮百山老人,一年多前通過《地方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所在村子人畜用水困難,獲得當地解決。全國兩會剛剛結束,人民網記者便奔赴當地進行回訪。3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到人民日報社考察期間,通過人民網與基層群眾現場連線交流,希望人民網多搭建聯系群眾的橋梁,推動解決實際問題,更好服務群眾。
2015年,人民網收到一條求助留言:“我是必斯營子鄉的一位普通村民,最近干旱,村民大量抽取地下水用于農田灌溉,導致大部分家庭進水干涸,人畜飲水已是嚴重困難,請領導組織協調解決人畜飲水問題。”
留言的人叫榮百山,今年已經79歲了。由于所在的村子嚴重缺水,全村人已經向縣里反映過多次。聽說人民網有一個《地方領導留言板》,榮百山請兒子幫他上網打字,向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留了條言。
榮白山對記者說:“我聽兒子說網上有個地方,能向上反映問題,就想著試一試,起初沒抱什么希望。”
缺水,是這個村子多年的困擾。由于2014、2015兩年連續干旱,造成所有自備水源井枯竭,全村42戶、135口人飲水只能靠到十里地以外的五化鎮銅匠溝村拉水解決。
“那時候,我家小孩要上小學,一件干凈衣服都沒有,舍不得水洗。”那些缺水的日子,村民們回憶起來歷歷在目。
網上留言獲關注 村里通上自來水
榮百山的這條留言在人民網刊發后,自治區和市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要求縣水利部門和當地政府采取措施盡快予以解決。縣水利局和必斯營子鎮政府及時調整安全飲水工程項目,并為該組優先安排。
“留言后沒過多久,上面就派了三個人下來考察了。”榮百山清楚地記得每一個細節。
然而,找水并不容易。寧城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督查考核辦公室主任孫吉柱告訴記者:“第一眼井沒有打成功,我們又多方籌措、另選新址再次打井,終于打出了水,通上了自來水。”
西大營子村村支書張明成回憶打井出水時的情景:“當晚,全村老小都特別高興,一直在現場等到凌晨。后來這口井修好那天,我們殺豬宰羊,專門開席慶祝。”
“盼了3年的水終于打出來了!”許多村民都喜極而泣,西大營子村主任張廷妍回憶說。
“小留言大作用” 留言辦理工作收獲好評點贊
“親耳聽到領導的關切太溫暖了。”榮百山到現在都不敢相信一條小小的留言能起到這么大的作用。
孫吉柱說:“寧城和內蒙古其他地方一樣,老百姓寫給領導的留言,都是督查系統來辦,這個工作已經成為我們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抓手。通過給老百姓辦實事,我們在網上不斷收到好評點贊。”
工程順利完成后,寧城縣對該組群眾就人飲安全工程建設使用情況進行了走訪,共計走訪留言網民及其他群眾15人。“群眾們都表示非常滿意,一再感謝黨,感謝政府。”
目前,除了內蒙古外,多地領導干部都通過人民網這個干群互動平臺及時發現、回應網民訴求。去年8月,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創辦10周年之際,劉云山曾作出重要批示:“反映社情民意、回應群眾關切、推動問題解決,互聯網應該成為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平臺。”
“以后再有什么困難我還會上網留言”,榮百山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