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美資源集團董事長馬克·庫提法尼表示:“要想新增行業的礦產品供給,水資源短缺是最大的限制之一。”英美資源集團正在盡可能地減少水資源消耗,他們面臨的限制是必須至少使用65%的循環水,而在接下來10年他們要把這一比例提高到95%。
據英國媒體報道,2017年2月7日,全球數個大型礦業公司在一年一度的“非洲國際礦業大會”上發出警告稱,除非能夠妥善解決主要采礦區如非洲,澳大利亞和拉丁美洲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否則礦石資源開發將被擱置,投資者也將拂袖而去。
據報道,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的全球最熱的一年,而水資源短缺也成了礦業公司董事會議的重要議題。礦業公司Gold Field的CEO尼克·霍蘭德在開普敦舉行的國際采礦業大會上說:“投資者跟我們說:‘先別跟我們談投資回報’,他們想知道我們怎么解決水的問題。”
報道說,采礦的每個處理環節都會用到水,而世界主要采礦商的主體部分幾乎都位于水資源短缺的南半球區域。
手握墨西哥沙漠最大礦脈的世界第三大金礦商加拿大黃金公司,目前斥資6000萬美元進行研究,希望可以大幅減少用以儲存尾礦的水資源開銷。
采礦公司還援引了水資源短缺引起沖突的例子,例如在2012年,因為當地對水資源供應的抗議,秘魯的巴里克金礦公司的采礦作業被迫中斷。加拿大金礦公司CEO大衛·加羅法洛說:“我們通常打井供水確保采礦進行,而這可能導致一系列潛在的沖突。”他還稱目前水已經成了采礦業的頭號難題。
氣候變化將加劇水資源短缺
世界銀行在2016年發布的《高溫與干旱:氣候變化、水與經濟》報告中指出,氣候變化將加劇水資源短缺,人口增多、收入增加和城市擴張的綜合影響將會導致對水的需求成倍增長,而水的供應則變得更加不穩定和不確定。
報告認為,如果不盡快采取行動,目前水資源豐沛的地區如中非和東亞都會面臨缺水,已經缺水的地區如中東和非洲薩赫勒地區缺水狀況會進一步惡化。由于水對農業、人體健康和收入的影響,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到2050年可能會下滑6%。
報告發出警告,淡水資源減少和來自其他用途如能源和農業的競爭,到2050年可能會使城市可用水資源比2015年減少三分之二。缺乏水資源安全,可能會增加發生沖突的風險。干旱引起的糧價暴漲有可能激發潛在的沖突,迫使人口遷移。
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威脅是水資源短缺
能夠傷害全球經濟的危機有很多,快速增長的新興市場債務、歐盟解體等都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
不過根據美國美林銀行信托部門的分析師喬·昆蘭(Joe Quinlan)所說,以上這些和一個真正的大危機相比都不算什么。
他寫道:以上這些危機都是被大家所熟知的,是被資本市場所承認和考慮過的。這是好的一方面。但壞消息是:大家都沒意識到和水資源相關的氣候變化可能對全球經濟帶來的毀滅性影響,這是被投資者所廣泛忽視的。
昆蘭認為氣候變化將會使得人類可利用的水資源數量減少,不只是生活用水,也包括工業用水。沒有了水,各大經濟體將無法正常運行,人類的傷亡也會增加因為許多行業都是水資源密集型的。
他還引用了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這份報告指出了當前的嚴峻情況:在20年內將會有大概16億人陷入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境地,而到2050年全球的水資源需求將增加50%—70%之多。
昆蘭表示,印度在過去兩年面臨的水資源短缺情況是這種趨勢的完美寫照。
他寫道:除了印度,世界上其他一些快速增長的經濟體也正遭受著一個為期兩年的干旱的侵襲,使得超過3億的生靈面臨著威脅。印度91個水庫的儲水量已經降至十年來的最低水平,農業產出也下降了,發電量也暴跌。水壩接近干涸,工廠也一直無法達到預定的生產能力,而缺乏安全的飲用水也使得數百萬人的健康面臨威脅。州與州之間已經爆發了水資源爭奪戰,使得政府面臨的危機更加嚴重。當前全球最強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之一正因為氣候變化帶來的水資源短缺問題而焦頭爛額。
昆蘭提到,為了緩解這些問題,政府和私人企業需要采取綜合措施大力保護水資源和環境,以應對全球水資源危機,否則只能被動承受全球經濟被嚴重破壞的風險。
根據昆蘭的預測,全球水工業每年創造大概4500億美元的產值,隨著全球水資源的短缺情況的持續,這個數字還將繼續上升。
最后昆蘭總結到,全球氣候變化——越來越頻繁和嚴重的干旱、洪水和臺風——使得當前日益嚴重的水危機雪上加霜。這場緩慢持續了幾十年的危機目前正在加速發酵,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諸多風險,但同時也創造了很多投資機會。
科學家研究小組發布新工具 幫我們應對水資源危機
美國媒體報道稱,2015年12月初,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年度危機評估報告,報告指出水資源危機將是未來十年全球面臨的最大危機。
存在于水資源危機背后的是無法適應的氣候變化、極端天氣事件、食品危機以及社會動蕩等威脅。這五個交織在一起的危機都有同一個內核:水資源短缺。
科學家桑德拉·波斯特(SandraPostel)的研究小組發布了一個新工具,該工具可以幫助規劃者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全球水資源危機的地理分布及現狀。這一成果發布在《Elementa》期刊上。
TNC全球淡水項目首席科學家布萊恩·瑞徹(BrianRichter)和桑德拉·波斯特一起完成了分析和合著的工作。
這一工具通過復雜的模型計算獲得結果,非常清晰地以高分辨率展現了全球水資源枯竭的情況。大多數水資源短缺地圖關注較大面積水域的趨勢,而這個工具將觀察范圍縮小,審視小得多的子流域,讓使用者能夠更詳細、更精確地了解水資源短缺在哪里出現。
此外,這個地圖詳細展現了季節性和干旱年枯竭發生的地區。在包含了這些地區之后,全球嚴重枯竭的水域個數增加了15倍。
研究發現,在全球三分之一的地區,水資源消耗嚴重。在這些地區,淡水生態系統和其支持的物種很容易陷入危機,影響農田、城市和商業的水資源短缺更容易發生。
灌溉農田周邊水域發生水資源短缺的幾率高于正常水平。全球約40%的食物來自農田中18%的灌溉田,因此對于灌溉農田的威脅可能會很快轉化為對于全球食品供給的威脅。全球71%的灌溉區域和47%大型城市面臨間歇性水資源短缺。
這一工具可以指出在哪些地方部署“干旱年方案”有意義,城市可以據此拿出資金鼓勵灌溉者提高灌溉效率,節省用水,也可以幫助自然保護組織確定哪里需要建立“水銀行”來保證河流和濕地水源。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