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省在全面完成列入國際規劃建設任務基礎上,啟動實施新一輪農村飲水安全提質增效工程建設,到去年底提前一年完成。省財政廳農業處處長胡明保說,新一輪農村飲水工程全省共完成投資71.3億元,其中省級獎補資金6.2億元,解決了1482.2萬農村居民飲水不安全問題。
年年都是民生實事
讓廣大農村居民盡早喝上自來水,連續多年被省政府列為重要民生實事工程。2005年我省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開始試點,2008年啟動,2013年全面完成列入國家規劃的建設任務,解決了1700多萬農村居民飲水問題。
2013年,省政府印發《江蘇省新一輪農村實事工程實施方案》,明確按照飲水安全達標率、區域供水覆蓋率、農村水廠水質合格率等指標,對蘇中、蘇北農村居民飲水不達標的48個縣(市、區),實施新一輪農村飲水安全提質增效工程建設,力爭用3至5年完成。
“第一輪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重點解決的是以露天池塘、河流為水源,以及鄉鎮小水塔為周邊居民供水等問題。新一輪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則以農村與城市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的城鄉一體化供水為目標。”省水利廳農水處處長蔡勇介紹,目前我省區域供水通戶率超過90%、集中供水率99%、普及率98%,這些指標都領先全國。
通上了自來水,廣大農村居民最大的感受是喝水放心了。阜寧自來水公司經理陳兆海告訴記者,“以前全縣69萬農民依靠239眼深井供水,礦物質多,水質不達標,水壓常常不足,供水時間短,農民用水成本高。在阜寧,高老那一輩甚至比他年紀更大的老人結石病多發,與飲水有關。”
在改善百姓生活品質的同時,農村飲水問題的解決還促進了家庭和睦。“農村兒子娶了外地城里媳婦,如果家里連用水都不方便,子女不太愿意回來”,高老的鄰居陳英感慨地說,“飲水安全、飲水方便,孩子回來也住得下來了。”
財政扶持以獎代補
辦民生實事,既要發揮公共財政的扶持引導作用,又要調動各級政府的積極性和責任心。為此,我省積極探索創新工程建設的管理和運作機制。
胡明保介紹,新一輪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明確縣(市、區)人民政府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責任主體,建設資金主要由縣級政府負責籌集,省級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行年度考核,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通過考核的重點縣、一般縣給予資金支持,并制定了省級獎補辦法和績效考核辦法。每年3-5月,省里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對上年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按照考核辦法要求開展績效評價,省、市有關部門不定期開展項目督查,年度項目完成后再由中介機構開展績效考評,最后根據省財政廳、水利廳、住建廳與縣(市、區)政府簽訂的責任書確定的受益人口,對照績效考評結果,核定年度省級財政獎補資金數額。
“為體現激勵和約束雙重作用,我們給相關縣的獎補資金采取分階段與考核績效掛鉤方式。省級獎補資金當年只下達年度金的60%,用于工程啟動建設,其余40%獎補資金則根據省級組織的績效考核結果來撥付,考核不合格的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將工程整改到位,考核合格才能拿到獎勵資金。”蔡勇說。
農村飲水工程在路上
雖然我省農村飲水安全領先全國,但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還有差距。胡明保坦言,我省一些小水廠還在供水,沒有并入大的供水網絡;有的農村家庭因為住得偏遠,居民分散,或者因為地勢較高,成了供水到不了的“末梢”,有的即使通了水管但供水時有時無;有的農村地區自來水價格高于城市;有的管網建設早,淤塞、老化進而影響水質;還有的地方因為前些年自來水廠賣給了個人,現在贖回并網難度較大等等,這些都需要將這項惠民工程再推進、再提升。
“十三五”期間,我省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規劃已經編制完成。到2020年,全省區域供水達鎮率基本100%,區域供水入戶率達90%,水質達標率達85%,農村集中供水率99%、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8%、凈水工藝配套率達到100%左右、千噸規模以上工程化驗室配套率達到100%、1000人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保護劃定率達到90%。為此,我省將投資61.5億元用于該項工程,其中項目建設資金主要由縣級政府負責籌集,省級財政繼續以獎代補。
專業人士解讀,“十三五”期間我省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重點是兩個,一是消滅供水“同城同質同網”盲點地區,二是供水質量繼續提升。
未來幾年,我省實施這項工程將突出幾個重點:一是水源工程建設,通過勘查論證,找到好水源。二是供水工程建設,特別是丘陵山區、偏遠地區農村,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三是鎮村管網工程建設,合理規劃鎮村管網布局,區域供水管網通達的地方及時開展鎮村管網工程建設,區域供水難以延伸地區采取多種形式解決農村飲用水水源。四是水質檢測能力建設,完善農村水廠消毒設施,加強提升水質監測能力。 來源: 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