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省同時也是資源小省的浙江近期宣布,計劃在2010年初步建成節水型社會。
據浙江省有關部門測算,這個省的水資源供需形勢已不容樂觀。按照目前浙江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對水資源的需求,在強化節水的前提下,全省2010年、2020年水資源供需缺口將分別達到53.5億和66億立方米,而浙江省水資源總量中可開發利用量約為360億立方米,實際已開發利用量達210億立方米。
浙江省水利廳副廳長章國方在最近召開的節約用水立法情況通報會上說,2010年浙江省要達到的節水目標是:全省萬元GDP用水量降到130立方米以下;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56;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降到14%以下,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70%以上;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70%,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0%以上。
章國方說,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提高利用效率是緩解水資源緊張局面的有效方法,而且浙江省大有潛力可挖。“2005年,浙江萬元GDP耗水量為156立方米,發達國家是30-60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不到50%,發達國家一般達到75%以上;城市管網漏損率約為18%,發達國家一般在8%以下。”
據了解,浙江省今后將通過“千萬畝十億方”農業節水工程、發展海水利用和海水淡化技術,嚴格貫徹《浙江省節約用水辦法》、《浙江省水資源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等措施,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目前已先后在岱山、義烏和玉環開展了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其中義烏還被列為國家級節水型社會建設的試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