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月10日從濟南市政公用事業局獲悉,為有效預防和控制水質突發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事件可能造成的損失,《濟南市供排水監測中心水質突發事件應急監測預案》已正式出臺。根據該預案,濟南市將建立水質預測預警系統,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如果水質有問題,應在兩小時內監測。
預案規定,只要是水源管理單位、城市供水單位、用水單位上報的水質問題;12319服務熱線反映的水質問題;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監測指令及日常監督監測發現的水質問題等,都必須按照規定進行監測。
應急監測指揮領導小組根據得到的水質突發事件信息或上級下達的指令,在遇到城市供水水源污染、供水企業生產異常、管網二次污染、自建設施供水或二次供水突發水質事件及日常監督監測過程中發現水質超標等情況下,宣布啟動水質應急監測預案。
相關部門應立即啟動水質突發事件應急監測預案,根據初步掌握的信息,制定水質排查監測項目,通知水質應急督察組所有成員到位并開展應急工作,迅速了解并核實有關事件情況。通知水質監測部門做好有關實驗室監測的各項準備工作。
應急督察組接到應急監測指令后,立即響應,30分鐘準備現場取證和監測設備,并在兩小時內到達事件現場。到現場取證、現場監測和采集樣品:應急督察組對事件現場情況進行調查取證,并做好記錄。對指示性指標和常規污染項目進行現場測定,并在第一時間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
對于需實驗室進一步監測的項目按照取樣標準規范采集樣品并及時送達實驗室。實驗室數據匯總整理后,應急督察組于30分鐘內形成水質突發事件應急監控快報上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預案規定,濟南市還應建立預測預警系統,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性供水水質事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