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現場 郝宇佳/攝
12月23日,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精準對接論壇在太原舉行,旨在推動山西省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民創新性增收為目標,重在助力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精準對接工作,助推農業增產和農民創收。山西省農科院專家,以及省農業廳、省農村科技函授大學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縣設中心的有關負責人,近百人參加了會議。
山西省農村科技函授大學校長史錄剛介紹,在山西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的大力支持下,11月份以來,該校通過“互聯網+”農技推廣的重要途徑,充分利用山西省農村科技函授大學官方微信平臺“農村微課堂”這一科普信息化品牌工程,積極圍繞山西省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把為發展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撐作為工作出發點,通過各市縣科協、農技協,各農業科研院校,各有關單位推薦三類專家人才。
論壇現場 郝宇佳/攝
具體而言,一是對農業種植、養殖、加工等領域內的農業科研院、校的科研、教學的技術拔尖人才;二是對農業種植、養殖、加工等農業經濟領域內的縣、鄉技術專長人才;三是對農產品電子商務、農產品實體店、農資店等農業供銷領域內的精英人才。也就是說,通過農業專家委員會和專家庫的建立,打造現代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在進一步服務山西省農業現代化發展中不斷促進和壯大農業技術培訓成果,保證為農民提供農業技術的“活水源頭”。目前,此項工作正在開展中。
論壇現場 郝宇佳/攝
“在座的所有專家都是經過重重選拔出來的,各個學科領域內的拔尖人才和權威學者,在農業專業技術知識方面造詣很深。”會上,史錄剛校長在與現場的專家們交流時對專家們寄予深厚希望,希望各位專家能不忘重托,忠于職守,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將自己的專業農技知識與千村萬鄉的農民需求精準對接,爭取讓農民的糧食黃澄澄、臉上笑盈盈、腰包鼓囊囊。
事實上,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山西省做了大量工作。近年來,山西省充分發揮“互聯網+”農村科普信息化“農村微課堂”品牌工程的大數據平臺作用,助力農業技術推廣的精準對接。今年,山西省科協又成功推出了《農村視頻微課堂》。該課堂具有直觀、微短、生動、趣味的特點,讓全省廣大農民通過“視頻微課堂”掌握更多現代農業技術,參與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實現全省28199個行政村全覆蓋。
新的《農村視頻微課堂》不僅將權威專家、學者邀請進演播廳授課,以主持人訪談的方式,以豐富多彩的畫面、進行趣味橫生的對話,而且從多方面生動、簡潔地為農民講解最新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讓廣大農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種植技術,提升農業技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為農民在視覺、聽覺各方面提供豐富的農業技術。
今年,“農村微課堂”成果顯著,共推出了1078期,視頻微課堂73期,“養殖微課堂”、“蔬菜微課堂”、“作物微課堂”、“果樹微課堂”各268期,微課堂頭條、專家權威發布各280期,在線農民達690萬余人次,咨詢互動達233萬余人次。可以說,農村微課堂已經成為了農業領域的“網紅”新秀。
“‘農村微課堂’是擴寬農業權威專家、學者對農民精準服務的很好平臺,實現了農業現代化,應用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山西省科協副主席謝文智指出,
智能手機與農技推廣的聯姻,解決了長期以來基層農技推廣中人力和設施缺乏等問題,打通了農村科技服務“最后一公里”,開辟了農村科普信息化和農民科技培訓的新路徑。
“聽了眾多專家介紹,作為廠家來說的確是件好事,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要緊跟時代步伐才不會落伍。”參加論壇的石家莊市匯豐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民說到,農資企業在農業發展中起著很大的助推作用,今后,我們也要多改良技術,更好地為農民服務,提供高質量的產品。
據悉,本次論壇由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山西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山西農民報》、山西省農村科技函授大學承辦。山西省科協副主席謝文智,山西科技傳媒集團董事長石寶新,《山西農民報》副社長何彩仙,省農村科技函授大學校長史錄剛,山西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郭尚等領導出席了活動。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