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我市將加強水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制定實施《小流域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絡拓展方案》,推動我市流域水環境質量監測體系向小流域延伸。2016年開展全市小流域監測點位踏勘布點和水質監測普查,對“垃圾河”“黑臭水體”、V類、劣V類水體及生豬養殖重點區域內的小流域開展監測,并以此為基礎有針對性地開展分類整治;2017年對前一年度水質不達標的小流域開展水質監測,加快小流域自動監測站建設;2018年實現小流域監測全覆蓋。
同時,推進環境監管網格化。各級政府將統籌轄區內負有環保監管職責的部門及其相應的環境管理資源,依托城鄉社區網格,完善“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強化三級網格(鄉鎮、街道)與四級網格(村、居)的聯動機制,推動環境執法力量向農村基層延伸,確保不留死角,不存盲區。把小流域的環境監管作為環保網格化監管任務的重要內容,重點小流域所在的鄉鎮(街道)、村居(社區)要建立環境監管責任制,明確小流域環保監管檢查、日常巡查、協調、報告等職責,及時發現制止違法排污現象。小流域網格化環保監管工作列入地方黨政領導綜治(平安建設)責任書,保障小流域環保網格監管落實到位。
此外,我市還將加強環境監管執法。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強化小流域環境執法監管,堅持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相結合,深入開展各類環保專項行動,建立健全小流域日常巡查制度,實施差別化執法監管,及時發現和查處各類違法行為。建立環保與公安部門常態化聯合執法機制,依法重點打擊小流域環境違法行為,保持對環境違法打擊的高壓態勢,對涉嫌環境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大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