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陽市關口街道辦事處升平村田間新建高效節水灌溉項目。
一片片綠油油的蔬菜地長勢喜人,一條條宛如緞帶的水渠蜿蜒田間,一棟棟青瓦白墻的農舍掩映在青山之下。在湖南省瀏陽市關口街道辦事處升平村,村民享受著豐收的喜悅,這一切與田間新建的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可分不開。
升平村,以前是個十分缺水的山村。田間渠道年久失修,排水不暢,許多地無法澆灌。干旱嚴重時,村民吃水都要靠消防車送水,更別說澆地了。有村民自己雇車去外村拉水灌溉的,也是杯水車薪,村里人吃夠了缺水的苦。
“不是沒想過修繕渠道,可是人心不齊。據水源近的村民覺得沒必要修,據水源遠的村民覺得興修一大段渠道,自己又在末端不劃算。”升平村村支書程章龍說,歸根結底,農民還是覺得這個渠道用水效益不高,解決不了根本的灌溉難題。
看著村民們經常因為水發生糾紛,農田只能靠天吃飯,程章龍心里也犯了難。幸運的是,這樣的境況在去年有了改變,高效灌溉節水項目成了升平村的福音。
根據長沙市水務局《關于開展2015年度“民辦公助”小農水建設項目申報等前期工作的通知》(長水發【2015】158號)文件,2015年度市級小農水工程明確開始實施管道灌溉工程。了解到升平村缺水情況后,瀏陽市水務局協關口街道辦事處迅速明確了在該村實施試點。
管道灌溉工程通過深埋管道輸水替代渠道輸水自流灌溉,擁有著明顯的優勢。由于管道密封性好,輸水過程中基本沒有蒸發、滲漏等水耗,更加節約水。鋪設管道后,用水隨開隨到,節省時間,不存在渠道首末的差距。而且管道的鋪設回填后,基本不占用耕地,也大大節約了耕地面積。此外,管道在鋪設后有較厚的墊層和保護層,經久耐用不易被破壞,維修養護工作也較為簡單方便且節約資金。
想到能徹底解決用水難的問題,升平村村民的熱情十分高漲。瀏陽市水務局提供技術指導,關口街道水務管理站人員駐現場指揮,升平村村委會全面負責實施。2015年3月份開始施工,村民們自發的加班加點,積極投入義務工730個,就連下雨天也搭個雨棚繼續開建。在不到90天的工期內,完成了主管12千米,支管13千米,田間放水閘閥井300多處,質量試壓合格,全部成功通水。
“這個池子可以蓄水,這里可以加農藥進去,這個龍頭一開方便洗手。”項目的建設充分考慮了農民的需求,實在又實用,升平村的一名村民樂呵呵地說。
目前,升平村的管道灌溉覆蓋了全村范圍內3000余畝農田,實現了全村生產灌溉、生活用水管道的一體化,就連沿線涉及的楊溪村500畝耕地也得到直接受益。為了做好管道灌溉工程后期的維護和管理,真正讓農民參與管水、維護工程設施,升平村全體村民民主選舉,成立了獨立的農民用水戶協會。協會根據渠灌溉范圍劃分了3個用水組,每個組設組長與管護員,由管護員負責控制與維護所轄區域內放水設施設備。同時,制定了與協會章程配套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如灌溉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獎懲辦法,執委會成員崗位責任制等規范用水戶行為。
水的問題解決了,升平村的農業發展也有了強大的助力。今年,升平村掛牌成立了湘財土地專業合作社,28個村民小組將本村山地、水田、旱土、水塘等土地的經營權進行統一流轉管理。農戶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把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成股權,當上股東以紅利形式分享每年土地產出,曾經的“望天田”變成了“高產田”,村民的錢包也鼓了起來。
除了關口街道,瀏陽市2015年度市級小農水管道輸水項目實施地點項目還涉及沙市鎮、淳口鎮、官橋鎮、達滸鎮、大瑤鎮等6個鄉鎮6個行政村,涉及耕地面積0.82萬畝,工程建設鋪設輸水管道總長達40.49千米。
下一步,瀏陽市將繼續完善已完成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疏通各項目區田間配套渠系,擴大高效節水工程效益。大力支持和發展農民用水戶協會建立,真正讓農民參與管水、自覺維護工程、提高灌溉效率和設施使用壽命。同時,繼續拓展用水信息化建設,為發展現代化農業做出新一步貢獻。 來源:新浪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