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浙江省安吉縣賦石水庫上游的杭垓鎮桐杭村的一片稻田正在收割,專家測產畝產500公斤。這片稻田是安吉縣水利局與杭垓鎮政府和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合作,應用節水抗旱雜交稻,進行飲用水源地節水減污的示范推廣項目。
賦石水庫是安吉主要飲用水源地,保障安吉縣城及周邊鄉鎮14萬人的飲用水。由于上游人為活動,賦石水庫水體中總氮總磷長期超標,導致季節性水質富營養化污染,而產生污染的主因是庫區的農林開發和水稻田耕作,其中水稻田耕作期產生的污染是水庫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貢獻者”。庫區有耕地2.26萬畝,主要是水稻田,年施化肥近2000噸。據文獻,水稻田的化肥利用率不到30%,大多隨徑流進入溝渠,最終進入水庫。
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例節水抗旱雜交稻,不僅節水,而且減排,與常規雜交稻比較,每畝減少有效氮排放13.8公斤,磷排放0.8公斤。因此,近幾年安吉縣水利局在賦石水庫上游,利用節水抗旱稻的節水、抗旱、少施肥、少打農藥的特性,進行減少面源污染排放的示范推廣,已累計推廣500多畝。一粒稻種,節水減排,為飲用水源地保護,探索出一條新路。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