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改前水管老化,跑冒滴漏嚴重,水壓不夠,樓上經常沒水。水改后,水量很足,再也不用擔心用水高峰期沒水用了。”昨日上午,家住康樂社區九組居民李阿姨對社區自來水改造工作贊不絕口。
據了解,康樂社區九、十組有住戶170多戶,加上流動人口,該區域生活著2000多人。
“吃水難問題存在好幾年了。由于近幾年外來人口成倍增加,原有的自來水管道口徑小,造成供水嚴重不足。”家住康樂社區九組的曹女士對記者說。
康樂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曾建介紹,造成該區域居民用水難最根本的原因是居民樓供水管網陳舊,水管口徑小。這些管道是上世紀70年代鋪設的,而管道是鋼鐵材質,時間一長就老化,造成多處漏水。其次,近年來該區域新建了不少住房,自來水新用戶驟然增多,由此造成供水不足。再者,流動人口逐年增加,也造成用水量加大。
曾建介紹,針對這一情況,去年市人大代表到社區調研時,了解到這一情況,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并協調市水務公司幫助解決。經協調后,需改造經費60萬元,其中市財政撥改造經費35萬元,居民自籌款204800元,不足部分由社區承擔。
今年3月份,該區域供水管網改造正式實施。昨日,施工方完成了該區域最后一戶供水管線入戶管連接施工。現在,居民無論住多“高”,晚上到用水高峰期,水龍頭一擰開就能流出白花花的水。 來源:十堰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