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現場發現,居民不但玩游戲的熱情高,而且準確率也挺高。 82歲高齡的許永華老人僅用1分鐘時間就把近十種不同種類的垃圾投入了相應的垃圾桶,經過工作人員的檢查,全部正確。“我們家平時就比較注重垃圾分類。”許永華覺得,以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掌握程度非常有效,他和家人也會一直堅持垃圾分類、保護環境。
據了解,自2010年12月18日我市正式啟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以來,居民的分類意識和習慣逐步提高,力爭到今年底實現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初步構建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及分類處置的管理運行體系。“垃圾分類是一件‘說起來不容易,做起來更難’的事,需要更好地激發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促進居民垃圾分類習慣的養成,最大限度地實現廢舊物資的再生利用。 ”市建設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除了引進10臺垃圾分類智能回收機器(已經入駐天盛、余家漾等5個小區)外,還將多舉辦垃圾分類科普宣傳,通過互動游戲、有獎問答等形式提升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洗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沖廁所,最后一遍洗碗水還可以洗菜,刷牙的時候沒必要開著水龍頭。”現場的節水宣傳同樣引起了居民的興趣。工作人員在現場設立了節水宣傳展板,并現場解答家庭居民用水的疑難問題,呼吁廣大市民從自身做起、從身邊點滴做起,參與到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的行動中來。據悉,目前我市正在創建省級節水型城市,根據創建指標的要求,節水型企業(單位)覆蓋率要達到20%,節水型小區覆蓋率要達到5%。
據介紹,除了學習垃圾分類、倡導全民節水,“建設,讓城市更美好”主題宣傳活動還包括交通治堵和城市建設成果展示。11月26日、 27日和12月3日,該活動還將先后走進長島公園、狀元街、中大綠色家園,有興趣的市民不妨去現場看一看。